這一幅壁畫上,畫的很直觀,是一群古代人在研究小孔成像。
而小孔成像在古代是被誰研究出來的,也是墨家研究出來的。
所以這兩幅壁畫,講的都是墨家。
我再次挪動腳步,看向第三幅壁畫。
這幅壁畫,畫得就有些抽象,我一時看不明白。
但這幅壁畫上,同樣也有注解,上面這樣寫道:“說端,是無同也,說體,若二之一,尺之端也;或不容尺,有窮,莫不容尺,無窮也。”
由于文化水平有限,注解我也看不懂……
但里面有兩句話,也就是最后兩句話,我曾在墨家書籍里面看到過詳細解釋。
其中的大致意思就是:墨子將時間稱為‘久’,將空間稱為‘宇’,認為時間和空間是不可分離的關系,時空既可以是有窮的,也可以是無窮的。
那什么時候是有窮的,什么時候是無窮的,即對于‘整體’來說,時空是無窮的,而對于‘部分’來說,時空則是有窮的。
于是在《墨經》里面又闡述了這樣一個觀點:宇宙是一個連續的整體,個體或局部都是由這個統一的整體分出來的。整體與個體之間有著必然的有機聯系,從這一連續的宇宙觀出發,墨子進而建立了關于時空的理論。
而在兩千年后,國外又有一種相同的觀點誕生,名為相對論。只是墨子的觀點,只與相對論的部分觀點有重合。
而在相對論的觀點里面,如果按照其中的理論,只要當一個人的速度達到一定的時候,人可以穿越回到過去的時間,也就是時光倒流。
當然,這只是理論。
可是在現實當中,就在前不久,我和張戎他們剛剛經歷了‘時空錯亂’。
這不得不讓我細思極恐,我懷疑墨家在兩千年以前,是不是就已經發現時空是可以穿梭的?
尤其是我之前從那本書上,看完墨子對于宇宙和時空的詳細闡述時,我甚至不敢相信,那竟然是兩千年以前的人該有的認知。
而且對于書上的詳細解釋,我也并沒有看懂太多。
就像現在,即便下面還有壁畫,我依然看不懂。
看不懂這一幅,我只能去看下一幅。
在下一幅壁畫中,場景變得直觀起來。
這上面畫了一條通道,在這條通道里面,有五個人在行走,這五個人被畫得很簡單,只是由幾個圓圈構成。
而這五個人正走到這條通道的一半,突然掉頭開始往回跑,逃離了通道。
看到這兒,我瞳孔放大,冷汗直冒,接著又往下看。
下面,又畫了一條一模一樣的通道,而這一次,只有一個人前來,這個人走到了通道接近于盡頭的位置。
而在盡頭的位置,畫著一個巨大的圓圈,在這個圓圈里面,寫著一個‘無’字。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