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上的這些壁畫,畫風略微有些詭異。
但詭異之處并不在于這上面有什么恐怖的東西,而是一群身穿古代服飾的人,卻像現代科學家一樣,在做著科學研究。
而這些人身穿的服飾,像是戰國時期的服飾。
之前為了更多地了解墨家,我翻閱過不少戰國時期的書籍,對戰國時期的一些人文風貌有著一定粗淺的了解。
而在其中一幅壁畫上,這么寫道:“力,刑之所奮也,力,重之謂,下與重,奮也。”
這句話其實出自于《墨經上篇》。
大致的意思就是說:力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是物體加速的原因,而物體在受力時,同時又產生了反作用力。
這是墨家始祖,墨子對于‘力’的定義,被稱為墨家力學。
而在兩千年后,國外的一位物理學家,叫牛頓,他提出了相同的觀點,這個觀點被稱為‘牛頓力學第一定律’。
要不說巧呢。
我記得我在青陽觀經閣里面的一本書上看到,墨子和一眾門徒苦心鉆研多年,才有了墨家力學。
而國外這位物理學家,讓蘋果砸了一下腦袋,就領悟出了牛頓力學第一定律,還有后面的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要么,這位物理學家是天選之子,從出生那一刻起就開啟了人類最強基因。
要么,牛頓讓蘋果砸腦袋這故事是假的,是為了掩蓋牛頓領悟力學觀點的真實原因。
可是科研的過程,本就是一場利國利民,甚至是利于全人類發展的偉大之舉,何故要進行掩蓋?
我記得我在七爺的書房里面,看到過很多有關我國古代研究天文學的記載,因為我國在古代是農業大國,因此歷朝歷代都有一個叫‘欽天監’,或者類似于欽天監的部門。
這個部門是干什么的,就是負責觀察天象、編制節氣、推算歷法等,用于指導農業發展。
古代的欽天監,就相當于現在的天文臺。
因為有欽天監的存在,我國古代的天文學有著極高極快的發展。
再看國外的天文學,他們有著很多出色,并且十分出名的天文學家。
而且這些天文學家有一個共同的特征,他們和牛頓一樣,一個人領悟了欽天監幾百人,甚至幾代人才能共同研究出來的東西,而且沒有大量的文獻資料遺留下來。
除此之外,這些天文學家同時還涉獵其他科研領域,并且在各個領域都有著極高成就,也就是他們一個人的智商,等于我國古代科研人員幾百人,甚至幾代人所有智商的總和。
其中最出名的一個國外科學家,叫達芬奇,被稱為人類史上最偉大的一個人。
這個人堪稱神跡,同時精通十七門領域,并且在這十七門領域里面到達巔峰水準,研究出了各種各樣的東西。
我在想,這老天爺是不是偏心,竟然讓外國人這么牛逼?
這是人類能辦到的事嗎?我挪動了一下腳步,又接著往下看下一幅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