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
陸知微獨自坐在公寓頂樓的露臺上,手里握著一杯早已涼透的茶。
城市的燈火在他腳下鋪展成一片星河,像極了他夢中某個被戰火撕裂的未來都市——那座城市,也曾這樣靜謐地燃燒過。
風很輕,卻吹得他太陽穴突突作痛。
三天前,《白夜之下》最后一集上線。
這不是一部普通的網劇。
它是陸知微在清醒夢中“活”了整整十二年的人生:一個刑警在黑暗深淵里踽踽獨行,背負冤案、親人離散、信仰崩塌,最終以自我獻祭的方式揭開整個司法系統的潰爛瘡疤。
劇本播出后,全網炸裂。
豆瓣開分98,微博熱搜霸榜七天,相關部門官微罕見轉發并稱“值得深思”。
無數觀眾留:“這不是演的,這是真的發生過。”
更有人發帖比對現實案件,竟發現劇中三起懸案與十年前某省未破命案高度重合,連兇手的作案手法和心理軌跡都如出一轍。
杜姐,劇組的化妝師,在老家同鄉會上收到了一封手寫感謝信。
“你們拍的那個叫‘李春梅’的女人是我姑。她死的時候沒人管,現在終于有人說她的故事了。”
她在微信群里哭著發語音:“陸老師,您是不是認識她?”
陸知微沒有回答。他知道,他從沒見過李春梅。
但他曾在夢里,做她的丈夫,陪她走過最后三年貧病交加的日子。
他記得她咳嗽時捂嘴的姿勢,記得她藏在枕頭下的離婚協議書,記得她在雪夜里抱著女兒尸體一路走到派出所門口,喊啞了嗓子也沒人開門。
那是他的夢。
可對某些人來說,那是他們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