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公司又迎來了好幾家報紙雜志的記者。
他們用手里的相機和筆桿子,記錄了新興科技有限公司從一個骨架子,變成了有血有肉有靈魂的人。
幾家歡喜幾家愁,上榜的一個個恨不得喜極而泣,落榜的就沒有一個不悲戚戚的。
但做企業不是搞慈善,這一天,蘇桃全程沒有露面。
維護秩序的依然是秦梅帶來的手下警員。
公司有了員工,次日,便同時開始了十三條生產線的崗前培訓。
之前在面試中,表現突出的,都被列為重點培養對象。
可把這一小部分人樂瘋了。
一個個都甩開膀子鉚勁兒干,唯恐錯失了先機。
完備的獎懲制度是刺激競爭的最好手段。
當大家得知,車間小組長,車間班長,車間副主任這些職位都將在他們中產生時,為期十五天的崗前培訓,就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師傅們經常被圍堵的沒了時間吃午飯,不能正點下班。
沒辦法,自己手里帶出來的新人,實在太上進,都讓他們又愛又恨了!
公司的學習氛圍空前高漲,武玉君便按照蘇桃吩咐,盯著職工食堂,飯菜一定要做的干凈,保質保量。
食堂這邊的負責人是賈勇。
這位是武師傅親自挖過來的,原來國營飯店的副經理兼大師傅。
老人家雖然退休了,但是身體倍棒,炒菜顛勺那勁頭比小年輕的還地道。
更主要的是這老人家和武師傅有過命的交情,人品過硬,不會搞那挖自家墻角的事。
賈師傅來應聘的要求就一個,得允許他帶個小徒弟過來。
通過武玉君了解到,賈師傅這小徒弟是個無父無母的孤兒,是賈師傅心善,收養了他,而且這小徒弟特別有做菜天賦,已經把賈師傅的手藝學了個十之八九。
賈師傅之所以要帶小徒弟來,不是賈師傅離不開小徒弟,而且小徒弟怕累著半師半父的賈師傅,這才非要跟著一起來應聘,好多為師傅分擔點。
蘇桃和武玉君都被小徒弟的孝心感動,于是很痛快的把師徒二人都聘來了。
經過幾天觀察,小徒弟果然如當初說的那樣,幾乎包攬了后廚所有的重活累活,一點兒美讓賈師傅累到。
蘇桃豎著大拇指夸武師傅,
“識人善用這方面,您老是這個!”
頓時把武師傅逗得開懷大笑。
真好!
老了老了,還遇到了明主。
這小丫頭還真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