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擔心,再讓綿綿住在武安侯府,會影響她的成長,臣想請求陛下,如果查清武安侯與左相的牽扯,能否尋一個由頭,讓綿綿脫離武安侯府,搬回將軍府居住?”
胡篤行一聽,連忙跟著叩首。
“臣附議!”
看著眼前兩個他最信任的年輕官員,戚承軒無奈地嘆氣。
“你們二人可有考慮過,綿綿雖然有郡主的身份,但武安侯畢竟是她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親人,孝道,乃我大周百姓最看重的品行,你們又沒有明面上的罪名,日后難免有人會拿此事做文章,影響她日后婚配。”
說到底,終歸要有一個更重要的由頭。
“你們如果想讓朕名正順地下旨,還需得有讓人無法駁斥的理由。”
胡篤行二人不由得泄了氣。
“或者,你們二人可有想過問問綿綿的意見?”
戚承軒笑道。
“陛下,宋景陽是綿綿的父親,您讓她如何說嘛?”
秦元多少有些怨氣。
這陛下是怎么回事,之前不是還挺疼綿綿的嗎?
皇帝也沒有生氣,他就喜歡這種敢怒敢的官員。
“此差異,綿綿把她父親養外室的事都告訴你了,還說他與左相有關聯,她還說左相不是好人,說明綿綿雖然年紀尚幼,但她明辨是非,如果她真的想離開,她會自己來求朕的。”
看著他們二人不服氣的表情,戚承軒正了臉色。
“你們可知,當時朕那道讓宋景陽守孝的旨意,便是綿綿來求朕的?”
秦元只聽說綿綿進宮求了陛下,但他只當孩子進宮哭訴。
“綿綿是個聰明的孩子,既然她沒有來求朕,說明她自己想要留在武安侯府,那么你們覺得,她為何還要留在那里呢?是想要奢求宋景陽給她的那一絲溫暖嗎?但她明知道那些都是假的,你們有想過嗎?”
戚承軒的話,讓二人有些茫然。
胡篤行沒有當過父親,自然是不明白的。
但秦元不一樣。
他是兩個孩子的父親,而且大兒子十分聰慧。
再加上他與綿綿相處的時間比較多,當即便明白了陛下的意思。
他滿臉錯愕。
“可是陛下,綿綿還不到四歲……”
戚承軒搖了搖頭。
“太子一歲半時便能熟讀百詩,不到半年就已經能賦詩,五歲就能跟著朕批閱奏折,如今十歲,他已經能跟你們在治國策略上有個來回,這世上不是沒有神童。”
他暗戳戳地開始夸贊自己兒子。
又道:“太子告訴朕,綿綿能做到過目不忘,這一點就連太子都做不到,你們又怎么知道,她不會像她母親那般,年紀輕輕就是國之棟梁呢?”
胡篤行二人頓時恍然大悟。
難怪陛下斥責了武安侯,也允許綿綿及笄后搬離武安侯府,卻沒有強行下旨讓綿綿離開。
原是想著讓她自己做決定!
“陛下英明!”
“綿綿是個聰明又有大愛的孩子,如果你們一直將她攬在臂膀下,她的羽翼又如何變得豐滿,如何展翅翱翔?”
戚承軒看向秦元,神色變得肅穆。
“秦卿家,孩子們是大周的未來,總不能因為怕孩子摔跤,就一直抱在懷里。”
秦元內心震動,這才明白陛下的用意。
從皇宮出來后,秦元先去去了將軍府一趟。
許是因為陳府出了事,今天一整天宋景陽也沒空來將軍府。
秦元過來時,秦素素正陪著綿綿看書。
倒也奇怪,似乎誰待在綿綿身邊,都會變得安靜下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