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5日。
沈飛集團第17號機庫。
凌晨三點的探照燈將機庫照得雪亮,雅克-141垂直起降戰機的rd-41升力發動機的各種零部件被擺放在液壓臺上,渦輪葉片上密布的裂紋在工業內窺鏡下泛著熒光。
彭林用鑷子夾起一片燒蝕變形的陶瓷隔熱瓦,冷光在裂紋斷面折射出熔融金屬的痕跡。
“廢氣再吸入導致渦輪前溫度超標47%!”
“這應該是雅克-141遲遲沒有進入到量產階段的最大問題了……”
彭林緊皺著眉頭喃喃自語道。
經過半個多月的不斷測試和研究,他發現前毛熊帝國的雅科夫列夫設計局所采用的r-79大推力矢量噴口發動機與r-49組合式升力發動機布局,雖然解決了給垂直起降戰機提供穩定的升力和姿態控制等一系列問題,卻同時也擁有著自身的一些疑難問題。
彭林隨即調出熱成像圖譜,畫面顯示雅克-141垂直起降時,升力發動機噴出的2000c尾焰被機體遮擋后回卷,在進氣道形成赤紅漩渦!
這代表著其升力發動機是熱機工作模式,存在廢氣再吸入的隱患,影響了發動機的性能和可靠性!
所以彭林如果想要采用和雅克-141相同的三臺航空發動機路線,便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
或者彭林再另辟蹊徑,結合雅科夫列夫設計局的技術優勢,尋找其他的技術路線!
……………………
11月18日,深夜。
彭林獨自行走在沈飛的作訓場。
這是彭林常用的思考方式,他習慣夜深人靜時自己默默的行走,然后考量所遇到的難題。
作訓場一般是沈飛內部保衛力量白天用于訓練的場地,所以地方非常的開闊。
彭林就這樣一個人在這里一圈圈的行走。
最終,經過三天的仔細斟酌和反復推演過后,彭林還是放棄在殲-35b上采用和雅克-141一樣加裝兩臺升力發動機的方案。
因為如果繼續沿用該方案,即使彭林一時半會也難以解決戰機因高溫廢氣再吸入導致的故障率問題!
在有了抉擇后,彭林一刻不再停留,直接從作訓場走到渦扇-19航空發動機的測試車間內。
相比于外面的嚴寒天氣,測試車間明顯要溫暖許多,刺眼的氙氣燈將鋼鐵支架照得慘白。
彭林站在三層樓高的測試臺前,凝視著那根新加裝的鈦合金傳動軸!
它如同巨龍的脊椎,貫穿發動機核心,末端連接著直徑米的升力風扇!
風扇葉片采用蜂窩狀空心結構,在高速旋轉時會泛起幽藍的等離子穩流輝光!
這是彭林在拆解雅克-141戰機時想到的另一種解決思路,那就是不加裝升力發動機,而是直接加裝升力風扇!
也就是在殲-35的渦扇-19航空發動機上通過傳動軸驅動直徑米的升力風扇,實現冷空氣垂直噴射!
同時通過d形噴管與矢量調節系統控制垂直升力等問題!
“注入液態氮,準備冷啟動!”
彭林下達指令。
在下定決心后,他現在便想測試一番這條技術路線的數據情況。
剎那間,超導軸承被-196度的液氮包裹,白霧順著傳動軸的波紋管翻涌。
隨著技術員猛地下壓操縱桿,渦扇-19爆發出深海巨獸般的咆哮,傳動軸瞬間將3.5萬轉每分的狂暴扭矩傳遞給升力風扇!
監控屏上,代表氣流軌跡的藍色線條突然由水平轉為垂直!
只見升力風扇的十八片碳化硅葉片撕開空氣,直徑4米的冷氣流柱如同無形的巨錘轟向地面!
測試臺周圍的測速儀瘋狂閃爍,數顯表上顯示垂直噴射流速達427米每秒,激起的環形氣浪將固定螺栓震得咯咯作響!
最驚人的是風扇邊緣的d形噴管,當矢量調節系統以秒級精度微調時,噴口激波會炸出藍紫色電弧,在冷空氣中織成一張電網!
彭林的防寒服被氣流吹得獵獵作響,他緊盯著葉片根部,那里新鑲嵌的陶瓷基隔熱瓦正將2000c的熱輻射隔絕在外,確保冷氣流純度始終維持在99.7%以上!
眾所周知,冷空氣密度更高,同等流量下產生的升力更大,且噴射溫度低,對機體結構如起落架、機身底部的熱損傷更小!
而熱機模式的高溫燃氣會持續沖刷機體材料,需額外增加防熱設計,增加重量和復雜度,而冷機模式可簡化結構,降低維護成本!
“彭總師,成功了!”
“您快看!”
“冷氣流垂直噴射效率比雅克-141的測試數據要提升32%!”
沈飛總工程師忽然指向氣流模擬屏,然后激動不已的喊道。
“嗯……”
看到這個測試結果,彭林的臉上也終于浮現出笑容!
龍國終于在前毛熊帝國雅克-141垂直起降戰機的基礎上,研發出了比之性能更強悍、結構更簡單、維護成本更低的技術路線!
“擁有如此可靠和有力的垂直起降能力,再加上殲-35戰機本身便優異的隱身性能、航電系統和武器系統,殲-35b絕對會成為一款震動全球的垂直起降戰機!”
沈飛總工程師忍不住激動的說道。
而在一旁,其余的沈飛工程師們也滿臉振奮和激動的望著彭林。
早先在拿到雅克-141原型機三個月的時間里,他們都沒有研究出什么頭緒出來,只是一味地研究前毛熊帝國的技術路線!
但是萬萬沒想到在彭林來到沈飛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便幫助他們確定了殲-35b垂直起降戰機的技術路線!
“按照我的預計,明年年初076兩棲攻擊艦便會在海軍中服役!”
“所以你們沈飛必須盡快的制造出殲-35b的原型機,完成各項測試,并最快的確定量產機型!”
彭林看向沈飛總工程師以及其余的年輕工程師們,向他們說道。
“您放心!”
“保證完成任務……”
測試臺下方的年輕工程師們個個像是打了雞血一般的大聲回應道。
“半年內沈飛就可以確定殲-35b的量產機型!”
沈飛總工程師也給出明確的時間答復。
“好!”
彭林默默點了點頭。
這么短的時間倒不是他在為難沈飛,或者給下邊的軍工集團下達什么艱難到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是在確定技術路線后,殲-35b的研發對于龍國來說確實非常的簡單。
首先,殲-35b的機身結構、航電系統及武器艙等關鍵部件直接沿用殲-35的成熟設計,僅需對中后部機身進行局部強化以適配升力風扇系統即可!
例如,主翼與機身連接處的鈦合金承力框架無需重新開模,僅需在原有數控加工程序中調整參數即可完成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