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城天寶鎮珠里村的村委會里。
專門從灣島過來的幾人,當前正在和村干部商討著重建玉尊宮的相關事宜。
穿著一件老舊棉服的村長,將一杯清茶遞到那位灣島玉尊宮的理事面前,搓著手帶著一抹緊張道。
“邱理事。”
“你們真的要捐贈三百萬,來重建我們這珠里村的玉尊宮嗎?”
那位邱理事端起清茶抿了一口,點了點頭肯定道。
“李村長,確實如此。”
“眾多信徒已是將重建廟宇的香火錢,都送到了我們手上,只為了盡早重建這處玉尊宮。”
“畢竟,你們村中的玉尊宮,跟我們灣島草湖的玉尊宮,本就是一脈相承,甚至更準確點說......”
“我們那灣島的玉尊宮,還是由你們村中的玉尊宮分爐而來。”
“根據先輩所說,那幾十年前,這玉尊宮還沒被戰亂損毀的時候,其實無論香火還是廟宇,都是閩南地區數一數二的大觀。”
“只可惜,被毀于一旦之后,僅能由村中人壘起幾個簡單的小廟宇,以此來殘留香火了。”
“這便導致,每逢天公誕辰的時候,兩岸本來同源的兩個玉尊宮,熱鬧與香火相差甚遠。”
“我們灣島草湖的玉尊宮,那都是香火鼎盛,萬民祭拜,此地的玉尊宮,卻是無多少人前來拜祭。”
“如此來看,終究是有些不好。”
說到這里。
邱理事還輕輕的嘆了口氣,意有所指道。
“其實,我們早就該來了,也早就想來了啊。”
“只是這時局動蕩,如今才稍稍緩和些許,雖然咱們只是民間交流,可終究還是會受這些影響。”
“但現在好了,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
李村長點了點頭,隨即好似想起了什么般,咬了咬牙道。
“邱理事。”
“我們珠里村雖然并不富裕,但這種重修玉尊宮的大事,肯定也不會只讓你們出錢。”
“待會,待會我就通知下村里,讓大家都捐點香火錢。”
“就算最后加起來,可能也就個幾萬塊,但最起碼也能塑一個神像,多添幾塊磚了。”
聽到這番話。
專門從灣島過來的邱理事,不由得愣了下,隨即笑著擺了擺手,格外鄭重的搖頭道。
“李村長,沒必要,真的無需如此。”
“剛剛先前說的三百萬,僅僅只是頭期資金,往后修建的幾年內,我們玉尊宮也會持續的宣傳此事,后面還能籌集不少的錢。”
“況且,不只是兩岸的廟宇同屬一緣,咱們這些人都同說這閩南話,自然也是同源同胞。”
“無非就是...當前的種種因素,導致那份情誼被海峽隔開,往后的交流肯定也會越來越多。”
“所以,你們就無需再捐錢了,把錢都用來買點好東西吃。”
“不過,李村長,我有件事倒想拜托你...過兩天的拜天公,我希望村里能夠熱鬧一點。”
“讓這周邊的十里八鄉,都不要在家中祭拜了,盡量都來玉尊宮。”
“趁著今年要重建,也趁著這個千禧年,兩岸的玉尊宮也該是要同時祭拜了,這樣才算圓滿了。”
“我也特地幫忙做了不少的神像,更在那草湖的玉尊宮擺過一段時日了,同屬一源擺進去應當也合規矩。”
“邱理事,你放心就好了。”李村長用力的拍了拍胸脯,格外肯定的講述道。
“到時,我只要和周邊村的村長喊一聲。”
“等到拜天公那天,肯定會有很多人都來這里祭拜,雖然可能廟宇沒有灣島的玉尊宮好看,但香火絕對是不會少,同樣也會很熱鬧。”
“然后,到時香火錢也是肯定要捐的,這不捐可不行。”
“平時少吃幾頓不會死,但既然都做這種好事,都要重建玉尊宮了,我們肯定不能只讓你們出錢。”
“玉尊宮是在我們村里,這捐的不管多還是少,也都算我們這些人的心意。”
“而且,你們還幫忙做了那么多的神像,這次特地送來這里了,只為了讓我們村這次千年世紀的拜天公熱鬧點”
“誒,說起來,要是沒有你們幫忙的話,我們都不知還要......”
還不等李村長說完。
邱理事便是再度擺了擺手,打斷其后續話語,臉上帶著一抹淡笑,用著極為流利的閩南話,講述道。
“李村長,不用說這些的。”
“我先前就已經說了,咱們都是同屬一脈,都是自家人,說太多反而不太好,顯得有些生分了啊。”
“而且,現在大陸發展的也是越來越好,就算沒我們幫忙,肯定用不了幾年,也能重建起這個玉尊宮。”
“說到底,無非就是我們日子先好過點,來拉你們一下。”
“咱們這兩地的玉尊宮同源,要是我們的日子難過,你們肯定也會來拉我們一把。”
“都是一樣,咱們都是一樣。”
“是,是,是這樣的。”李村長用力的點頭不停,心中滿是感慨的繼續道。
“邱理事,這次總歸是麻煩你了。”
“后面有什么地方要配合,你就直接和我說就行,這村里的玉虛宮能重建,我們可真是等了很久啊。”
將這些重要事情都聊完之后。
邱理事將杯中的清茶飲盡,看著面前的李村長,緩身站起笑著道。
“李村長,那就這樣暫時定下了。”
“后續具體要如何的重建,等到今年的拜天公結束,我們再詳細的談一談。”
“我去廟里給天公上柱香,待會也要去買下牲畜才行。”
“以往每年,我都是在草湖的玉尊宮祭拜天公,今年可是也要在...你們村的玉尊宮祭拜了,各種東西肯定不能含糊。”
“好,好,邱理事,我送送你。”李村長立刻站了起來,跟著邱理事走出了村委會,送了好幾步才重回村委會里。
用力深吸一口氣。
李村長臉上皆是激動,看向剛剛一直都坐在旁邊,同樣也參與了本次談話的大學生村官,搖了搖頭感慨道。
“小陳,這位邱理事是真的好啊。”
“希望有一天,一切都能好起來,沒了不安定的因素,那好政策肯定也就來了,咱們閩地人也不需要到處拼了。”
“村長,會有一天的。”大學生村官無比肯定的應了句,隨即微微攥緊拳頭,繼續道。
“也許是十年后,也許是二十年后,也許是三十年后,都將不再有隔閡。”
“不止我們閩地人,國家的所有人,都在期盼著這一天。”
李村長眸中帶著一抹希冀的點了點頭,給自已倒了杯茶水飲盡,抹了抹嘴唇的水珠,興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