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我趙山真正想要的結局。”
“老二,不必埋怨,不必憂傷。
在這件事的結果上,
我和你爹,很公平。”
……
“首輔大人,戶部按照北邊遞來的條子,安排了戰死兄弟們的撫恤,您過目一下吧。”
“呵呵,太子殿下,您決定好直接安排下去就是,還勞您專門跑一趟,找我這老頭子。”
文淵閣,首輔辦公的暖房內。
張正端給太子沏了杯茶水,親手奉上。
“謝過首輔大人。”
太子接過,放在嘴邊吹著熱氣。
“最近的日子,戶部有些難過吧。”
張首輔笑問道。
提到此事,太子深深一嘆:
“自去年春日起,便已然開始整軍備戰,調配后勤,此戰一直打到現在,加征了兩次戰爭稅,再加上北蠻的賠款,方才填上這個窟窿。
也就是鄭老尚書聰明,早早地撂挑子不干了,據說他已經兩次向父皇請乞骸骨,估摸著,第三次的時候,父皇就要同意了。”
張首輔捋了捋胡子,道:
“他啊,可是太祖皇帝的老錢袋子了,那個時候,可是比現在要難過的多。
鄭尚書啊,這輩子不容易,渾身病,大多都是累出來的。
等他回了老家,到了蜀地,可是能享享清福咯。”
太子喝了口茶,嗯了一聲。
但愿如此吧。
“五萬遼東鐵騎入金吾衛,按殿下的建議,大多是拖家帶口來的。他們大多時候住在軍營,可他們的那么多家眷,安置起來也是難事。”
張正端狀似無意道。
“這五萬大軍,都是入過北蠻,去過云京城的,戰功赫赫,賞賜可一點不少。
他們的家眷們,想住在城里,就或租或買個宅子,手腳麻利的婦女,便去找地方做個工,再加上禁軍的軍餉,可是能讓他們在京城過的極好。
想住在城外的種地的,就去買塊地,實在不行,便安排去皇莊,怎么著都能把他們養活了。”
太子并不覺得這事多么困難。
商業手工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就業崗位,如今的武平盛世,只要肯干活,總歸餓不死人。
“還是禁軍壯大了好,若不然,心里總歸不安穩。
殿下所提的政策,把他們的家眷從遼東遷入關中,是穩妥之舉。”
張正端直接把話放在了臺面上。
他一直都覺得,陛下如此強枝弱干,是在玩火,還好太子殿下是個穩當的。
太子再飲一口茶:“不過是安將士們的心罷了。”
正事聊完,張首輔也就把太子送來的文書放在一旁,閑聊道:
“聽聞……太子前兩個月,與老太傅大人對弈一手,接過殘局,只下一子,便讓太傅他老人家投子認輸?
近來,此事在棋壇當真掀起了軒然大波啊。”
“還是父皇埋下的后手太過精妙,本宮只是將其利用了起來。”
太子謙遜地說道。
張首輔贊嘆地咂了咂嘴:
“陛下的棋力,老臣是知道的,殿下能洞察陛下的想法,將其利用起來,想必,殿下棋力也非常驚人了。”
“首輔大人莫要捧殺本宮了。有時間,必與大人討教一番。”
太子拱手道。
“哈哈哈,敢不從命。
不知殿下下棋,最多能看到往后幾子?”
張正端好奇道。
太子思考片刻,
眼神中,流露出一抹復雜。
“不多,
八子而已。”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