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明末邊軍一小兵 > 第664章 議論

                第664章 議論

                進入十月,宣府鎮的天氣一天冷似一天,但許多鎮民心中卻感覺不到寒意,主要是近期激動人心的事太多了,塞外大捷各項報道還在進行,不過現在筆墨,主要是轉向這些天大將軍府連續招開的各場軍政民政會議。

                眾人都在猜測宣府鎮未來架構,何官會任何職,大將軍放要開發漠南,未來又會如何經營?

                報紙在高談闊論,民間同樣議者如云,好談國事,指點江山,是宣府鎮與眾不同的特色,放在大明別處,茶樓酒肆上還要貼上“莫談國事”的紙條,但在這里,卻是眾人暢所欲。

                各種論政社團不斷誕生,很多茶館酒樓都是他們據點。

                對于這點,許多幕府官員不免心懷憂慮,認為小民夸夸其談,政令剛一發布,外界便街談巷議,還象個當官似的解剖政令,逐條分析,大談利弊,似乎他們才是官員一樣,這對官方的掌控與教化頗為不利。

                而且幕府在商議大事,他們也在茶館商議“大事”,幕府一項政策還沒分析清楚,他們已經分析得八、九不離十,主要是現在鎮內學識程度越來越高,各人的分析力與判斷力也越來越強,還眾人拾柴火焰高。

                不合各方心意,還會遭受批評,不得不回去重議,豈不讓人惱羞成怒?民政司大使張貴就因此咆哮過。

                報紙的出現,加強了宣府鎮對外輿論攻勢,教化百姓有大用。但對鎮內官員來說,其實也是喜憂參半。

                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說不定什么時候就上了報紙,很多百姓也傾向找報紙伸冤或舉報,還因此一些官員落馬,導致很長時間內眾官吏一見時報的采訪就心驚膽寒,不論是王斗治下,還是此時仍朝廷治下。

                延慶州的吳知州吳植就因此中招過,那日他應邀與幾個好友到青樓飲酒作詩,這本來是文人間很風雅的事。便若杜牧、蘇軾等千古美名在前。很多美妙詩詞都在青樓內誕生,官員與名妓,是相輔相成的一對。

                誰知道莫名其妙就上了報紙,而在坊間嘴里。自己成了逛窯子似的舉動。還引發了民間對于官員該不該逛青樓的議論。這讓吳知州一張老臉往哪擱啊?從那天起,他再也不逛青樓了。

                還有高史銀,某日突發奇想。到賭場去逛了一把,一樣也中招了。

                曾經王斗整頓宣鎮,關閉了境內所有賭場,只留下妓院,并進行一系列規定,如妓女必須持證上崗,還要到醫衛司去定期檢查,防止性病等,不收費的。

                不過畢竟賭這東西是人的天性,不久又死灰復燃了,只是轉入地下,更加隱蔽,所以王斗想來想去,還是開放賭博業,在鎮內設立幾個大賭場,由情報司在幕后控制經營。

                他們必須繳納高額稅收,還有不得放高利貸,砍手砍腳等規定,換成鬧事者報官后,抓到礦山去服苦役。

                高史銀要死不死,被幾個采訪看到了,報社博士江宏生不知怎么想的,讓這條新聞也上了報紙,夾在趣聞欄內。

                報紙發出去后,民間倒沒什么反應,畢竟靖邊軍在鎮內形象非常好,軍官去賭場放松下也算正常,不過王斗看到后,說了一句:“軍人還是不

                要去賭場為好,影響不好。”

                這下高史銀不干了,找到新聞司大使劉本深喝問,二人差點大打出手,造成很惡劣的影響。

                報紙帶來的種種煩心事,一段時間內,甚至王斗治下官將,都有要求關閉報紙的,他們認為利弊難,甚至會傷害到自己。

                反應到王斗那,王斗只是淡淡道:“民意如水,大禹是怎么治水的?”

                又道:“有萬千民間御史監督,何樂而不為?”

                不過他也認為,有段時間新聞司搞岔了,司下報紙,本是教化百姓,宣導輿論,關注民生,監督官員的利器,結果為了銷售量,專門去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宣府時報,是很嚴肅的大報,是大明各處將要開辦報紙仿效的對象,豈是窺人,專探人私生活的狗仔隊小報?人家吳知州去逛逛青樓關你屁事?搞得他老人家以后都不敢去與名妓交流,又豈是君子所為?

                還有高史銀的事,若其有違法違紀,自有軍律糾查,整到報紙上算什么事?好好的民生大事、政務對錯、官員監督不搞,專搞這些亂七八糟的,這不是浪費預算與版面嗎?

                此后宣府時報經過一番整改,完全拋棄那些低俗的東西,向高端邁進,對麾下憂慮的民意脫離掌控,王斗也不以為然,新聞司與報紙是干什么吃的,就是用來引導輿論的。

                各堡各城的說書先生,戲曲班子,也大多是情報司的外圍人員,對輿論掌控,沒什么好擔憂的。

                一些官吏如坐針氈也是好事,輿論的監督,可以促使他們更認真對待自己政務,畢竟監察部門力量還是有限的,需要更多百姓參于進來,民間御史越多越好。

                也因此現在宣府時報發行量越發的大,各人手上握著報紙,在茶館或是家中高談闊論,成為宣府鎮的常態,關于本鎮的時事新聞,也可以做到一、二日就印發一次。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版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