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朝接過,同樣愛不釋手,他說道:“確實,雖射程與火力比步銃雖差,但可貴是能在馬上使用,可依此大規模制作騎銃。”
王斗笑著問鐘素素道:“顯才。你這銃怎么來的?”
鐘素素得意道:“這是末將親手打制的。”
她最愛的業余愛好便是打銃,打了不夠,還喜歡手工制做,這不,這桿銃就是她親手制做出來的。
王斗哈哈大笑:“顯才,你可立了大功了。真未想到,我軍中高手這么多。”
他說道:“此銃可命名鐘氏騎銃甲型,推廣軍中。”
眾將都是點頭,同時羨慕,便依此銃,鐘顯才以后就是財源滾滾啊,這種合法財富。也是王斗一直鼓勵與大力支持的。
財富與否,鐘素素倒不在意,她高興的是,大將軍能看中她的勞動成果,她喜笑顏開道:“大將軍,末將還制了余者幾桿銃,盡可在馬上轟射,哪日末將帶出來。與大將軍一同游玩獵射。”
王斗大笑道:“鐘兄弟這樣說,自然是恭敬不如從命。”
……
謝秀娘與許月娥牽著手,快樂的在草原上奔跑,許月娥更停下來撫摸一朵野花,回頭對著王斗直笑。
紀君嬌與少夫人也追逐著幾頭野兔,不亦樂乎,看她們歡樂樣子。王斗嘆了口氣,自己虧久家人頗多啊,似乎到了大明后,伴隨自己的。就是征戰,征戰,再征戰,能閑下來時間,太少了。
眾將也散到四邊戲樂,王斗背著手,與符名啟在草原上緩緩散步。
看著那邊的紀君嬌,符名啟哀聲嘆氣:“我這干女兒宜男之相,當年符某判斷她可以給你生出七、八個兒子,怎么到現在,一個兒子都沒有?”
王斗哈哈一笑,他與符名啟是多年交情了,這個儒學學正滿
腹經綸,卻又不拘小節,算是王斗難得,甚至現在唯一的交心朋友,多年下來,一直交情不變。
雖然符名啟掛了教化司大使職事,其實王斗并沒有將他當下級看,若身邊盡是下屬與隨從,那真是太孤單了。
他說道:“男孩女孩都一樣。”
符名啟嘀咕道:“就你想法奇特怪異。”
隨后他神情轉為嚴肅:“知不知道,我靖邊軍現在有一個坎,急需要邁過去?”
王斗也嚴肅起來:“你說!”
符名啟指指自己腦袋,說道:“就是這里,頭腦,思想,需讓將士明白,我靖邊軍接下去為何而戰,我官吏行進方向是什么!”
王斗點頭,便若后世政黨都需要一個綱領,只有一個統一的思想,一個明確的政治目的,一個正確的指導方向,將士官員才知道該做什么,明白自己最終奮斗目標是什么。
沒有這些,整個集團最終會迷惘,然后內斗腐化,與大明的官場一樣,最終沉淪下去,這是自己不愿看到的。
他想了良久,緩緩道:“天地萬物本吾一體,謂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格物致知!”
符名啟差點笑起來,隨后淡淡道:“很動聽,然心學不足以治政治國。”
王斗說道:“我明白,這只是口號之一!”
王陽明是一代宗師,然他的心學說實在太唯心了,不入世,便若道教,閑散避世,竟爭不過佛教等入世宗教,若在集團內推廣心學,當會使各方紛斗頻起,各有各的心,從而在思想上造成分裂,這是王斗不愿意看到的。
王斗說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符名啟笑道:“太有氣魄了,只是也太空泛了,當中一樣弊端重重,不過以理學教導,此為必然!”
王斗點頭:“就要看教化司諸公如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了!”
儒學中自然有其精華,“禮義廉恥”、“尊皇攘夷”、“夷狄之有君,不如華夏之亡也”、“仁、義、禮、智、信”都是精萃中的精萃,后世驅儒滅儒,純屬自己沒本事,就將過錯怪到祖先頭上,屬人品低劣,推卸責任之舉。
幾千年來,中華盡是儒學在治國,并創造種種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雖不否認內中也有糟粕,總體來說,卻是瑕不掩瑜,祖宗留下了金山啊。
這也不若世界許多文明,覆沒一次,就此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再沒有復起的機會,中華文化雖有局限性,但不可否認,屢撲再起,擁有極為堅韌的生命力。
幾千年來儒學對中國人意識形態凝聚頗有大功,后世國人精神混亂,未必不是打翻儒學,自己又沒能力形成新的意識形態結果,面對西方思想入侵,很容易就被侵入了。
關鍵看后人怎么改進,怎樣留下精華的,拋棄糟粕的,日本國這點就做得很好,他們以理學治國,最終發展出武士道,明治時期,該國教育就皆以儒學為基本原則,明治天皇在《教育敕語》就專門說。
“朕惟我皇祖皇宗肇國宏遠,樹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億兆一心,世濟其美。此我國體之精華。而教育之淵源,亦實存乎此。爾臣民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夫婦相和、朋友相信;恭儉持己,博愛及眾;修學習業以啟發智能,成就德器。進廣公益開世務,常重國憲遵國法。一旦緩急則義勇奉公,以扶翼天壤無窮之皇運。如是者,不獨為朕忠良臣民,又足以顯彰爾祖先之遺風矣。”
仁、義、禮、智、信,當為國民與軍人最高行為守則,主要看這五點對內對外怎么解釋,對同胞該怎么樣,對異族又當如何。
當然,王斗也不可能獨尊儒術,過于壟斷,必然毀滅,最好有一個核心,然后百川歸海,形成一種極有凝聚力,攻擊力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