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五年九月初九日,大青山之上。
從歸化城北進約四、五十里,有一段秦漢時期修筑的白道嶺長城,長城經風沙千百年的侵蝕,烽燧已變成尖尖或饅頭形狀,又有傳說,這段長城,極有可能是趙武靈王時期修建的。
沿著這前后或秦始皇長城,或漢時長城,或金國女真人時留下的各類遺址烽燧,再往大青山北麓而去,便是什爾登口秦漢長城,此為南北必經之路,控制山前土默川與山后草原之交通要道。
此處兩山對峙,地勢險要,歷代漢軍控制大青山后,都有在此建筑城堡,駐守戍卒,然與歷代長城一樣,這些城堡最后都荒廢了,只余一片廢墟,幾截斷垣。
正是九月初九日重陽節,是踏秋出游,登高遠眺的好時候,但在塞北已頗有寒意,山道殘留一些積雪,忽然蹄聲雜沓,有十數騎亡命奔來,這些騎士個個蒙古人打扮,一些人還不斷彎弓搭箭,往后方射去。
在他們后方緊追不舍的,是百余個明軍打扮的人,不過他們當中也有一些草原牧民裝扮之人,手上只持著踏張硬弩,不斷往前方射去,這踏張硬弩有點類似宋時的神臂弓,雖然上弦不易,但弓力強勁,就見前方的蒙騎,不斷有人被射下馬來。
追趕的明軍中,還有一些舉著蘇魯錠的蒙騎戰士,這些人騎術更為嫻熟,眼見前方蒙古哨騎就要奔出什爾登口。一些人忽然跳上旁邊的空馬,轉眼間更換了馬匹。然后他們催動速度,斜斜奔上兩邊的山坡,就那樣超過了前方奔跑的蒙騎。
瞬間弓弦的響動聲不絕,奔上兩坡的明軍蒙騎一陣連珠般的箭雨,射得道上的蒙古哨騎一陣人仰馬翻,然后后面的明軍趕上,一陣刀砍箭射,十數騎亡命蒙騎無一幸免。個個死在這里。
一個矮壯的明軍蒙古兵跳下馬來,一下抽出自己的彎刀,不顧眼前一蒙騎還在掙扎,就那樣砍下他的腦袋,血淋淋掛在腰間。
“塔布囊,你又立功了。”
一明軍蒙騎從后方追上來,歡喜大叫。
這人仰起兩塊高原紅的臉。說道:“嘎勒德,是的,我們成為夷籍已經沒問題,但這還不夠,我要功勛,將來兌換個大莊園。做大老爺,讓阿瓦、額吉都住進去!我還要兌換一個小莊園,送給阿督做嫁妝,雖然我已經砍了幾個土默特蠻子的腦袋,但還不夠。我要更多的軍功,更多的蠻子腦袋!”
嘎勒德叫道:“不用擔心烏倫珠日格。我已經有了功勛,來日兌換小莊園沒問題,她嫁給我,定能享受少奶奶的富足生活……”
兩個蒙古兵歡天喜地的交流,隨軍日久,靖邊軍中流行功勛值他們已經耳熟能詳。
只是聽起,就覺這功勛真是好東西,可以兌換錢糧,兌換武器,兌換馬匹,兌換土地,甚至連成品的莊園都能兌換,不需要自己建設,一進去,就有穩定的收入,年利潤率足以讓人心安,實在是懶人必備利器。
當然,成品的莊園兌換,需要的功勛值更多,不過許多將士不耐煩自己經營,還是紛紛選擇成品莊園,一兌換到手,就有穩定收入,比拿一大片荒地更好。
功勛這么好?新附營的蒙古兵們,不是內心沒有疑惑,但見永寧侯嫡系個個都這么談,自然心中疑惑取消,人就是這樣,皆有從眾羊從心理。
而且,這皆是實打實的賞賜,不象原本部落中,便是隨軍搶劫中原,有搶到一些好東西,但回到草原后,部落頭人有的是辦法讓你繼續一貧如洗,所以此次塞外征戰,新附軍們個個踴躍,打起仗來象不要命似的,塔布囊與嘎勒德就是其中代表。
聽說二人已經引起營將曾就義的注意,有可能戰后會作為先進代表,受到大將軍王斗的接見。
與嘎勒德、塔布囊一樣,一大波歸化蒙古兵皆喜滋滋的撫摸著掛在腰間的腦袋,這波人中的忠義營明軍們,臉色就不怎么好看了,征討塞外來,他們立的功勞,遠遠不如這些自小在馬背上長大的蒙古人。
加入忠義營,原分守道南路參將熊廷瑞的親將熊賢賓,就對著自己部下怒吼:“丟人哪,出來打韃子也有一段時間了,但到現在,你們砍的腦袋,連
新附營的一半都不到……你們出來時,各家大人都對你們抱以殷切期望,但想想現在,連一些歸化韃子兵都比不過,老熊我真是臉上無光,痛心徹肺啊……”
聽著他的怒吼,身旁一些部下,也是臉上青一陣,白一陣,個個無語。
征塞作戰后,作為支援青龍營的后續,在韓朝到歸化城后,忠義營一部約千騎,也一樣到了歸化城池,但因為蒙騎特點,在戰場上他們并不是主力,多作為兩翼散兵,或是哨騎與搜索隊,捕殺隊出現。
這類的戰事,他們往往比不過新附營蒙古人,就拿這次呼應尖哨營夜不收的小戰來說,他們中參與的人,又一次落于下風,怎能讓各人臉上有光?
看著部下黯然無語,身旁蒙古兵卻個個洋洋得意,熊賢賓無奈搖頭,只希望到時與韃虜大部作戰,部下能有好表現了。
好在這一仗也有收獲,在夜不收緊急傳來情報后,他與勒篾格等正在前方搜索的部下立時出擊配合,他更親自帶了五十余騎家丁,總算將這些窺探的蒙騎盡數消滅,防止他們向小黃河那邊的韃子大部傳去情報,也算是大功一件。
又仔細收拾一番,熊賢賓對一個部下道:“去。向上都尉傳去塘報,我師盡滅韃虜哨騎。大部行蹤不泄!”
那部下高喝一聲,立時拔馬回去,他順著山道奔行,穿過斑斕的淺草丘陵,穿過滿是積雪的巍峨高嶺,穿過蕭瑟的楓林,一路遇到哨騎不斷,在他們接應下。奔上了一處蒼翠的峰頂。
他往下看去,山道上正駿馬如潮,密密閃動的武器寒光,還有層層疊疊的日月浪濤旗與王字大旗,在有節奏的晃動,同時的,還有一股股新附營蒙騎跟在后面。
騎兵的隊伍。前不見頭,后不見尾,密集的大明騎士,正飛快向大青山北麓趕去,密密槍林直指蒼穹上空。
眺望這漢家騎伍,這部下心中熱流涌動。他大喝一聲,策馬直沖下去。
“上都尉,王總鎮,這便是前方戰報!”
“嗯。”
韓朝回了個禮,淡淡道:“辛苦了。跟上隊伍吧。”
“卑職遵命!”
那騎士大喝一聲,跑回自己千總的隊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