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韓朝之,趙u忽然說道:“往日我靖邊軍出動,不是都隨軍攜帶部分糧草?以我之防守嚴密,韃子哪有可能劫獲我軍糧草,又怕什么他們截斷我的糧道?”
這個技術宅難得發,王斗笑了笑。
韓朝說道:“趙兄弟,塞外作戰,不比中原。確實,往日我靖邊軍作戰,都有攜帶部分糧草,然而到達目標之后,多有補給,再不濟的,運用各種手段,也可獲得糧米物資,畢竟中原城池密集。”
“只是塞外,往往千里無人煙,草原茫茫,沙漠戈壁,又上哪去尋找糧草?”
“若找不到韃子部落,沒有牛羊等補充,隨軍的糧草,一般只能支持半個月,一個月,總會吃完,怎么辦,唯有靠關內源源不斷運送,若糧草接濟不上,那后果不堪設想。”
趙u不服氣:“哼,以我靖邊軍戰力,在糧草吃完之前,早攻下歸化城了。”
韓朝搖頭:“韃子最擅長的,就是逃竄,別的不說,若我是歸化城韃子,面對靖邊軍大軍逼來,定然斷然放棄城池,并將城池所有輜重帶走,隱逃某處,如此,就算我軍占了歸化城,只是初步。”
“且,為了維持駐軍糧草,更需糧道供給,這已不是隨軍攜帶部分糧草問題,反觀韃子,則可以不斷騷擾糧路,這招他們最擅長,歷代漢軍出塞,經常就敗在這招上。”
“他們會放棄歸化城嗎?”
趙u疑惑,依情報所知,歸化城的土默特人,已經半游半牧,早在嘉靖年間,俺答汗就招徠。或是掠奪漢人前來放墾,周邊有田萬頃,連村數百,歸化城周邊,多有丁、云、榮、康等姓者。
而且對歸化城土默特來說,此城算是他們的圣城,就算林丹汗與皇太極反復在此折騰,又燒又毀的,仍然舍不得放棄。
“難說。要考慮有這個可能,畢竟當年元順帝,連大都都放棄了,韃子骨子里,就會逃竄!”
趙u無話可說。作沉思狀。
鐘素素忽然道:“不光如此,塞外作戰,除了糧草,還要考慮到大軍飲水!”
她說道:“密密大軍出塞,人馬需要的飲水是多少,后勤不但要運送糧草,還要運送水箱皮袋。這更增加供給的困難。”
眾人都是動容,確實,塞外不比中原,中原。很容易可以找到河流,就算干涸了,附近總有地下水,然草原上。河流湖泊都少,往往還相隔很長距離。
這人馬。可以幾天不吃東西,然不能一天不喝水,當年土木堡之敗,就是敗于無水。
眾人你一我一語的補充,指出種種問題。
歷代漢軍出塞,經常有兩眼一摸黑者,對塞外種種,不了解,地勢不明,情報難知,出塞后,經常東南西北都分不清,很快迷路,或陷入茫茫草原,或干脆跑到沙漠中去,那更是九死一生。
所以歷代,除了皇朝初期,多半對塞外作戰畏之如虎,也不敢跑得太遠。
此次出塞作戰,靖邊軍已算頗有優勢,對附近草原頗為了解,然謀算下來,還有種種困難。
“參謀司有何方略?”
看著眼前的沙盤,王斗淡淡道。
“……參謀司已有幾個方略,最主要的,便是仿效成祖第一次征伐漠北方略,攻打歸化城之軍,以羽騎兵、蒙古新附軍等先行,攜帶部分糧草,乙等步軍跟上,與輜重營,一起運送糧米飲水,依路程情況,每隔數日路程,便建筑一個城寨。”
“此些城寨,不但儲藏糧草,還存有水源,若前行大軍缺水缺糧,便可派人回到后方城寨取用糧水,當然,這些城寨,均需留置一部軍隊守衛,就算不利,大軍也可沿原路回師。”
溫方亮對著沙盤解釋,他說道:“大軍出塞,自是從野狐嶺出,相距歸化城,有一千多里,依參謀司謀算,每一百多,或是二百里,需立一城寨。”
“好在靠近宣鎮邊塞,已有沙城等屯堡,此為我靖邊軍優勢,所以大軍西去,在原興和守御千戶所范圍(后世尚義縣,興和縣地界),立二寨便可,此個地方,有大青河、二龍河、東陽河等河流,足以立寨。”
“再往西去,有集寧海子,可立一寨,再往西去,又有下水海(后世岱海),可立一寨,最后在小黑河邊(后世卓資縣界),再立一寨,如此五寨,足可控制糧道,保我征虜大軍不敗!”
王斗點頭,以后世公路情況,從萬全或是張家口出關,到歸化城路途不到千里。
當然,這個時候,道路情況,
不能與后世相比。
別的不說,通過各山嶺時,就沒有后世的隧道,也沒有高速公路什么,這路程立馬就多起來,所以,零零碎碎算起來,從萬全到歸化城,達到了千多里路程,也難走得多。
參謀司提出的方略,也是可行的,不料勝,先料敗,種種措施,足讓征塞大軍,先立于不敗之地。
“參謀司有意在大黑河邊,再立一寨,不過此地,北面是大青山,南面,同樣是連綿山地,植被多,草甸多,韃虜可藏于山中,密集騷擾,立寨不易!”
“當然,以后大軍若渡過大黑河,便可在離歸化城不遠的,舊日豐州地界,立一城寨!”
溫方亮繼續說道。
這些城寨的設立,參謀司意圖,除了保護糧道外,也有誘使韃虜攻擊,讓他們在寨下流盡鮮血的意思。
靖邊軍擴軍后,各軍乙等營基上是新兵,雖往日在屯堡cāo練長久,進入軍營后,也集中cāo練,不過沒見血,就還是新兵,讓一部分人,感受一下戰爭氣氛也好。進行幾場低烈度戰事,有利于他們的成長。
守寨戰,是最好的鍛煉方式,只恐韃虜不會上當。
而且此次出塞,在參謀司謀劃中,兵力是非常充足的。
目前來說,韓朝的玄武軍,一軍就有三營兵力,鐘顯才的白虎軍也是三營。不過高史銀與溫方亮的朱雀軍與青龍軍,目前還是二營。
中軍中,孫三杰的輜重營已經擴為二營,謝一科的尖哨營,也湊滿了千人。王斗的護衛營,擴為千人,加上騎兵營有兩營,炮軍營一大營,又有忠義營與新附營,王斗的總兵力,差不多有六萬人。
這也是他養兵最大能力限額。多了就不行了。
參謀司的計劃,攻打歸化城西線之戰,出動靖邊軍一軍便可,有隨之蒙古新附軍一營。內約三千騎,還有炮軍營一部分,內有紅夷大炮四十門。
攻打一個歸化城,就算加上沿途城寨設防。四十門紅夷大炮足夠了,而草原上。除非雙方決戰,否則火炮作用不大。
此為靖邊軍兵力,此外還有大同軍隨同,王樸已經與王斗溝通過,他會派遣六千大軍出戰,雙方在集寧海子匯合。
東線,自然還需一個軍,此外靖邊軍還余三個軍,可以從容安排布置,當然,各線派遣何人出戰,這需要主帥王斗決定。
看了沙盤良久,一切都清楚了,眾人下意識站直身體。
此種議事,也清楚明白,讓各軍大將,有個全盤的感覺,也盡量得到大局觀的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