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錢幣是好事,難道諸位想看到劣錢泛濫,小民受苦?”
眾隨從幕僚,臉色有些不自然,確實,在百姓生計上,永寧侯苦心孤詣。所作所為有目共睹,他們這些人,什么事都不做,反而心安理得指責努力做事的人,此等心思,想想有愧。
孫傳庭站起身來,嘆息道:“朝廷日見危難,前觀邸報,傅督與猛帥。皆盡殉國戰死,吾輩只能束手高坐,愧也。”
自被罷官后,這些年,孫傳庭或在京師。或在宣大,大部分時間,是居于東路,默默觀察體會。對王斗很多措施,他都有與幕僚仔細分析,幾年下來,頗有所得。
王斗發行銀圓。孫傳庭私下是贊同的,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對小民有利,有損的。只是私造錢幣的官商軍將罷了,若有一日自己主政,他也定然會發行銀圓,成色。不會差過宣府銀圓。
一眾幕僚也轉移了話題,一人道:“傅督殉死。新任三邊總督汪喬年,庸碌無為,要平賊寇,非白公出馬不可。”
又一人道:“聽聞南安伯在京師奔走,力勸朝野起用白公,觀河南形勢,白公復出呼聲很大。”
孫傳庭面有幾分得色,他自信,自己比起汪喬年,能力上,還是超出很多的,特別在東路游歷這些年后,面上,他微笑道:“汪督治行卓異,才武出眾,老夫還是佩服的。”
他期盼道:“但愿有復起一日,宣鎮雖然安樂,終非吾輩之家,舍身報國,方為吾愿。”
……
宣府鎮銀圓發行后,各方反應不一。
這日,陽和城,宣大總督紀世維,手上拿個銀圓,對著邊角一吹,聽著那悅耳的聲音,微笑點頭,好錢啊,成色,份量統一,一個就當一個用,確實便利。
最近,他春風得意,手上有大把的銀子不說,王斗還調了一部的靖邊軍給他充為標營,有兵又有錢,可以明顯感覺,各鎮各路各級官將,對自己越發恭敬起來。
這讓紀世維心情大好,決意大力支持女婿。
他有個想法,將手上的銀子,委托女婿代鑄為銀圓,在轄內通行,不過也有問題,便是白銀火耗之事。
“火耗”,起于萬歷年間,在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后出現,這碎銀熔化,重鑄為銀錠時皆有折耗,這部分錢,當然不能讓各級官吏代掏腰包,都是向百姓征收。
后來火耗越重,有些州縣,甚至達到每兩二三錢,四五錢,部分上繳,大部分,便各級官吏瓜分了,每每火耗數倍于正賦,百姓們苦不堪。
紀世維打聽了,關于火耗處理,女婿在宣府鎮的做法,便是火耗歸公。
為彌補各級官吏“損失”,使用了分潤之法。
聽聞女婿將未來銀錢司,還有轄下各錢莊作用夸得天花亂墜,深深打動了杜勛等官員的心,按女婿的說法,未來分潤所得,將大大超過各級官員的火耗所得,使得火耗歸公,順利進行。
“陽和不比宣府,還是再看看。”
謹慎的紀總督最后這樣想。
在太原,山西巡撫蔡懋德,手上抓個銀圓,不知在想什么。
大同,巡撫衛景瑗,一個銀圓在他手上,無意識的翻滾著,想想前些日總督府議事時,宣府巡撫朱之馮,那種春風得意的樣子,他不由深深嘆了口氣。
他承認,在民生上,王斗確實是賣力的,也舍得花錢干些實事。
不象那大同總兵王樸,鐵公雞一個,一毛不拔,現在王家之富,大同聞名,然顯然的,他只關心自己的軍隊,搶奪軍費糧餉時理直氣壯,民事治理上,勉強擠點錢出來,卻是叫苦連天。
政事難為啊,衛巡撫心中想到,手指一彈,叮的一聲,手上的銀圓,發出了悅耳的鳴聲。
三月,京師,紫禁城。
“萬歲爺,就象這樣。”
王德化哈著腰,手上拿個銀圓,兩個手指夾著,向對面的崇禎帝示意,然后他鼓起腮幫用力一吹,隨后放到耳邊:“您聽聽,是否有嗡嗡的聲音?”
崇禎帝有樣學樣,果然,一吹過后,放到耳邊,一種很悅耳的聲音,傳入自己耳中。
他打量手上的銀圓,這成色,真是非常優質,只差國庫的折色銀,也就是金花銀,萬歷年時的三分,眼下的一分左右。
還有,這些銀圓,差不多每枚外形、重量、成色一致,一枚就可當一枚用,與民來說,是非常便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