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喇章京顏扎,看著奔逃回來的甲兵弓手咆哮不己,他不甘心失敗,還想組織重騎出擊,被牛錄章京鈕咕祿死死拉住。百度搜索:看小說
鈕咕祿今時不同往日,明軍士氣正銳,又有犀利的火器,當緊守堅寨,使用壕墻消耗他們。萬萬不可再輕舉妄動,免得徒勞折損甲喇中的勇士。
就說方才短短的戰事中,甲喇中幾個寨門出擊的勇士,傷亡就高達兩百余人,實在折損不起啊。
他哭喪著臉,算上明軍火炮遭成的傷亡,他們這個甲喇,光是鑲白旗的甲兵,傷亡己經達到三、四百人,再打下去,就要打光了。
顏扎其實心下打突,聞趁機下臺,只喝令防線中的清軍,不論漢軍,朝鮮軍,還是滿洲兵們。全部要嚴陣以待,務必守住防線,不得讓明軍攻入進來。
防線后的雜役包衣們,關鍵的時候,也得提刀子上,作為大軍的后援補充。
出擊挫敗,防線內的清軍再不提出動之事,只縮在寨墻之后,密切關注山下明軍的動靜。
在鳥銃兵們的掩護下,清軍不敢出擊,后方明軍的車營,還有大量的攻山器械,冒著主嶺及中嶺的清軍火炮,趁機拉了上來,密密麻麻的,聚在山腳之下。
寨墻后的清兵看得面如土色,如此多的火炮與器械,自家的防線,真能守住嗎?
首先是各明軍車營的火炮,多是打兩斤及以下炮子的中下佛郎機,滅虜炮,還有打散彈的百子銃等。
這些戰車,都布置在各土車兩旁的空地上,為了攻山,洪承疇一共出動了四個車營。僅在楊國柱部,就有兩個車營,近四百門的佛郎機等炮。
雖然行進途中,一部分戰車損失。不過大部仍在。
他們一字排開,沿著清軍寨墻的山腳處,一直蜿蜒到了兩邊深處。
戰車上門門火炮。都對準了嶺上的寨墻之處,特別各個寨門處,更布置了多門的佛郎機炮與百子銃。
那些車營的炮手們,早先拖拉戰車火炮時。被清軍的火炮轟出一肚子的鳥來。
因斜面緣故,此時主嶺及中嶺的清軍火炮打不到他們,由于離得近,不過百多步,寨墻上寥寥無幾的韃子火炮中。紅夷小炮同樣打不到他們,因為都打后面去了。
寨墻上大部分佛郎機,同樣如此,余下區區十幾門佛郎機極小炮,會是他們的對手?
山下打山上,優勢就在這里,隨便壓低炮口,就可以對準目標。而山上打山下。不論如何壓低炮口,炮彈仍會遠遠地飛了開去。
明軍車營各炮手,豪情萬丈,嗷嗚直叫,定要讓防線上的韃子兵,看看他們的厲害。
前營的鳥銃兵們。己經讓位這些炮手,退守后層的土車處。若清軍又突然從寨門內沖殺出來,他們定然上前攻擊。
戰車后面。又是大量的舟橋部隊――壕車,清軍的陣地,主墻前雖然有三道壕溝,不過大部分壕溝后都沒有矮墻,只有拒馬與木樁。壕車可以輕易推開撞開它們,將橋身架在壕溝之上,使攻擊部隊,順利通行。
便是有些壕溝后面,有矮墻之類的障礙,也可以動用md車與尖頭轤。
這些器械,木架粗大,木板厚實,外蒙生牛皮與棉被等,可以有效抵擋石矢的打擊。
在這些器械掩護下,就可以從容不迫的挖墻填壕了。便是佛郎機射中md車與尖頭轤,除了射穿一些洞口,也無法對整架器械,遭成多大危害,弓箭鳥銃,更不用說。
當然,若是紅夷重炮射中,那情形自然不同,可惜清軍的紅夷大炮,己經讓斜面坡地掩蓋了。
工業與器械的威力,使原本看起來極難的攻山之事,變得輕而易舉起來。
在寨墻上清軍恐懼的目光中,山腳下的明軍,一一布置完畢。
整個陣地,突然安靜下來,不論明清雙方,只余彼此粗重的喘息聲。
此時己經是巳時中刻,太陽高升,氣溫越發灼熱起來。
忽然一聲凄厲的天鵝聲,從前營中軍位置響起,立時火炮鳴響,數百門佛郎機炮,不斷向前方噴射大股猛烈的火光與硝煙。
雖然佛郎機炮,威力不如紅夷大炮,這些火炮,打的彈子也不大,但幾百門火炮的轟擊,豈是非同小可?
就聽震耳yu聾的炮響聲連綿不斷,幾百門火炮要一輪發完,數數都要好久,而明軍的火炮,發炮向來又是從左到右輪流點火。一時間,炮響聲音不絕,炮彈呼嘯聲音不斷。
霹靂聲響中,密密麻麻從幾兩到二斤不等的炮子,不斷呼嘯砸向前方的寨墻。無數的碎石塵土激起,整個清軍的寨墻,似乎都在搖晃抖動。
如此大的聲勢,看得后面的劉永忠等人都是心顫不己,火炮啊火炮,大明的利器。
終明一朝,大明造的佛郎機過萬,曾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現在慢慢讓步于紅夷大炮。不過在近距離的戰斗中,佛郎機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時寨墻后的清軍,比起先前神機營紅夷大炮的轟擊,顯得更為驚慌混亂。因為明軍佛郎機炮太多了,而且近距離的發射中,威力同樣不可小視。
一發二斤重的炮子轟不塌寨墻,但十發,二十發,五十發呢?
而且佛朗機的優勝之處,就是散熱性極好,可以一口氣打個十幾發再停下散熱。
而且由于使用子銃,發射速度非常快,一個炮手如果訓練嫻熟,前三炮射擊總費時不會超過二十秒。也就是說,打出一炮只需七、八息的時間,紅夷大炮,是遠遠不如的。
這些車營的炮手,雖然大多達不到如此的嫻熟要求,但十幾秒打一炮,還是可以的。
而且這些車營炮手,個個憋出鳥來,此時很多人竟然超常發揮。
他們多為四人一組的炮手。佛郎機炮射過之后,一人拉出鐵閃,一人提出子銃。另一人又填入新的子銃,最開始一人又插入鐵閃,最后一人點炮,使得炮聲真是連綿不絕。
幾百門炮連綿不絕。山嶺下就有若霹靂般響個不停,沒完沒了的炮子,使得寨墻后的清軍狼狽不堪。
炮彈呼嘯,不斷激射在寨墻上,轟隆隆聲不絕。碎石橫飛。土墻還好,石墻被擊中,就是一場災難,這讓防線的清軍深恨,當時打造壕墻時,為什么要用石墻呢?
劇烈的轟鳴聲,震動力,使得人五臟六腑都要破裂似的。很多人的耳膜更是震得生生發疼。而且炮彈帶起陣陣石雨。若被碎片擊中,不亞于中了銃彈。
一片慘叫慌亂之后,寨墻上很快就不敢站人了,除了有限的幾個了望手,余者清兵,都離寨墻遠遠的。很多人還緊緊趴在地上,防止碎石激射。
不時還從空中落下一些碎石泥土。砸在他們盔上,衣甲上。很快的,很多人身上,滿頭滿身的泥土小石。
呼嘯聲中,明軍火炮一波接一波,猛烈炮擊下,終于,濃濃的灰塵騰起,多處的寨墻抵擋不住炮彈,轟隆隆相繼倒塌下來。
雖然此時寨墻上沒幾個人,但他們守墻設備仍在,比如滾木擂石,眾多投石器什么的,都被土石壓倒下面,還有一些佛郎機炮,同樣毀了,看得各清兵心痛嚎叫不己。
不過明軍火炮,仍然不肯善罷甘休,眼前寨墻不倒的,繼續轟擊寨墻。倒了的,便對著缺口處,將炮彈射入他們防線后面,轟在他們嶺后石屋木屋帳篷處,將那些地方,打得一塌糊涂。
特別那些清軍的寨門及娘娘廟樓臺,是明軍火炮的主攻之處。
炮子呼嘯過去,打得那些吊橋碗口大的破洞處處,很多寨門更被打透。甚至有兩處寨門,吊橋上的繩索打斷,呆橋轟隆隆的落了下來。身后寨門,更被打得炸裂開來。
終于,在清兵耳中,久久不斷的明軍火炮停了下來。
車營的佛郎機炮,每門至少打了十炮,共發射數千發大小炮子后,明軍火炮發射,方才告一段落。
看著己方火炮的轟擊成果,眾車營炮手,眼中都露出滿意的神情,看韃子猖狂,方才用紅夷大炮打咱爽利,現在挨炮舒服了吧?
他們大聲歡叫,貍歌陣陣。
一個炮手手舞足蹈唱起了小曲:“姓郎姓齊,姐姓齊,贈嫁個丫頭也姓齊。齊家囡兒嫁來齊家去,半夜里番身齊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