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明末邊軍一小兵 > 第320章 東路兵備

                第320章 東路兵備

                崇禎十二年四月二十日,懷來城。

                ”王斗上任了嗎?”

                ”聽聞昨日已經前往永安,然路過懷來卻不前來拜見,實是跋扈。”

                懷來兵備府內,此時說話的是東路管糧通判郭士同與兵備道馬國璽。

                二人都是前兵備官紀世維、前東路通判奉時雷轉調鎮城后任官于此,新的永安參將就要上任,二人都是關注,特別是王斗名滿天下的情況下。

                不過那王斗也太不緊不慢了,回到保安州一個月后才到永寧城去上任。雖說大明官員三個月內上任便是,但保安州離永安城這么近,王斗如此拖拉,不免讓二人等得心急。

                而昨日王斗路過懷來城外,不先進來拜見城內的兵備與通判,直接就去了永寧,讓馬國璽與郭士同極為不悅。

                馬國璽老奸巨猾,臉上絲毫沒有表露出來,笑呵呵的仍是人畜無害的樣子。

                但下首而坐,東路管糧通判郭士同臉上的不滿卻怎么也掩蓋不住。

                郭士同今年四十余歲,人長得高瘦,神情總有陰陰之色。他青袍素銀,鸕鸞補子,在官位上,不過是個六品的文官。但身為通判之職,掌控整個懷隆道東路的糧餉事宜,所求者眾,說話時便養出一股不容置喙的味道。

                大明地方的戶部官員皆是如此,特別郭士同的后臺是宣大總督陳新甲。有這強大的靠山,雖調任宣府東路不久,已經有些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味道,只禮貌上對兵備官馬國璽保持一些尊敬。

                他一把放下手中的茶盞,對馬國璽說道:”馬公,這王斗如此跋扈,下官看以后東路之事頗難辦。聽聞王斗在保安州種種,可有將我等放在眼里,可有將朝庭放在眼里?”

                聽他這樣說,上首的馬國璽仍是呵呵一笑,他撫須說道:”王斗有功于國,又年輕氣盛,處事思慮不免失欠。郭主事,我等作為東路主官,還是寬宏為上,寬宏為上,以示文武和睦之意嘛。”

                聽馬國璽這樣說,郭士同又端起手中的茶盞,只在心中冷哼一聲:”老狐貍。”

                馬國璽的全稱是整飭懷隆等處兵備山西提刑按察使司副使,卻是真定府人氏,說話時帶著一股濃厚的畿南口音,紀世維調任鎮城后,他也隨之調來了東路。

                他今年五十余歲,身著盤領大袍的大紅官服,腰橫玉帶,方面大耳,長須垂胸,這官容上讓人無可挑剔。特別他臉上總帶著人畜無害的溫和笑容,讓人一見之下就心生好感。

                不過對馬國璽,郭士同卻絲毫不敢輕視,不說這個官場推磨高手,便是他的后臺,就是當今內閣首輔薛國觀,足以讓人不敢輕視。薛國觀現在飽受圣眷,便是有”楊相”稱的楊國昌,也不敢與他下面沖突。

                郭士同雖在東路有咄咄逼人之勢,但面對馬國璽這個老油條,也有狗抓刺猬,無從下手之感。你來我往,幾經試探后,二人大體保持了互不侵犯的相安局面。

                不過現在來了個似乎不按常理出牌的新任參將……放在往日,區區一個參將也不會放在郭士同等人眼中,文貴武賤,自己掌控東路糧餉,事實可以節制參將,便是從二品大員又如何?照樣要在他們面前恭恭敬敬。

                但王斗與眾不同,名滿天下,外在閣臣籠絡,內有宣府巡撫為奧援,東路的格局會發生什么變化,郭士同不知道。

                昨日聽聞王斗離開保安州,前往永寧城時,郭士同料想他會進懷來城拜見,早準備了一肚子的話語,誰知王斗直接去永寧城了。這一拳打空,讓郭士同心中空蕩蕩的極為難受。

                ”朝庭令二十萬獲救百姓轉為軍戶,陳督臣也有意讓王斗在東路編練五千新軍,以我等協助操練。五千新軍,非同小可,屯田諸政,事務繁雜,馬公可有定計?”

                郭士同忽然又提起一事。

                在各鎮兵備體系中,參將與游擊負責練兵防守,兵備與通判掌管一路之屯田民政,為軍隊提供物資糧草,并監督參將、游擊將軍等訓練軍隊,遇戰監督調度。

                雖然宣大有意令王斗操練五千新軍,但這監督的大權,當然是在馬國璽的手中,而自己負責籌措新軍的糧餉,話語權也極重。特別是民政,雖然分守參將名義上有屯田的權力,但事實上,這權力已經大部分集中在當地兵備手中。故郭士同

                有此一問。

                馬國璽沉思良久,呵呵一笑:”此事重大,需從長計議,文武一體,還是待見了王將軍再作定斷吧。”

                ”又是從長計議,暮氣之極。”

                郭士同內心再次冷哼一下:”邀媚武人,閹黨余孽,素無為國之心。”

                他起身向馬國璽施了一禮:”下官還有公事要辦,就此告辭。”

                看著郭士同離去的背影,馬國璽瞇起了眼睛。

                作為薛國觀的門生,”閹黨”余孽,馬國璽等薛系人向有”素仇東林”的名聲。馬國璽入官場多年,在崇禎年間,大部分是夾著尾巴做人,直到前些日子時來運轉,薛國觀再度出山,得皇帝重用,視為溫體仁第二。

                水漲船高,他們這些門生故吏也相繼被薛國觀提拔上來,馬國璽在提刑按察使司熬了多年,第一次被提到一路兵備重任上來。馬國璽欣喜若狂的同時,處事也更為沉穩。

                對他而,”安全”第一,畢竟自己年歲漸大,離致仕的時日不遠,安全熬過這幾年是最重要的,有沒有政績在其次――當然有政績更好,但凡事以穩妥為上,不見兔子不撒鷹。

                他的口頭禪便是:”此事,需從長計議。”

                圍繞這個目標,馬國璽輕易難下決斷,素以不變應萬變之策應對一切。對同僚下屬,他總是如沐春風,和藹可親,也最大限度放權,在東路各官中,贏得了”親和”、”不攬權”等一系列美名。

                大明”無為而治”老官僚的典型代表。

                今日郭士同來訪,他的心思馬國璽如何不明白?那王斗他潛心關注過,不是個普通的武人,郭士同想讓自己當這個挑事之人……

                馬國璽冷哼一聲,閉目養神起來:”郭士同心思狹隘,功名之心熱切,那王斗也不是好相與之人。就讓他二人爭個你死我活吧,老夫穩坐釣魚臺。”

                ……

                大明宣府鎮身為九鎮之首,素有”京師鎖鑰”、”九邊沖要數宣府”之說,宣府教場更是天下聞名。

                此時在教場上,金戈交鳴,人喊馬嘶,密密麻麻的甲胄之士正在操練,喊聲振天。

                一個高大壯實,年近五十,身罩戰袍的將官穩穩站在那。他一張國字臉,滿是風霜之色顧盼間極有威嚴氣度。他靜靜看著麾下將士操練,肅立良久仍是一動不動。

                在他身旁,簇擁著大群頂盔披甲的將官及護衛,同樣一動不動,不發一。

                將官深沉立了良久,他身旁一個年在四十余,身材壯實得有若方形一樣的副將興奮的道:”軍門,經去年一戰,加上我正兵營奪得大量銀兩馬匹,兒郎們衣食充足,我正兵營的戰力,比以前高了數籌,當在九邊穩排第一。”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版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