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掃視帳中各人,雙目銳到!末將只聽聞從,洲,一子凹拔糧下來,未聞讓兄弟援軍部隊供應大軍糧草的道理。我軍中這些糧草,都是保安軍民口中省下來的衣食。全州父老殷殷切切,只盼望這些糧草讓兄弟們不至過于饑寒,有力氣殺賊報國。”
“如果大家都來分一些,糧盡了,我這三千兄弟吃啥喝啥,試問眾位將軍,如果你們軍中富有糧草,可會拔給小弟一些?”
“諸位將軍討要糧草,該去向總監高公公討要才是。”
王斗的話毫不遮掩,也沒有絲毫客氣,立時語驚四座。
張巖等人都是不可思議地看著他,好個王斗,先前還與眾人稱兄道弟,笑晏晏,轉眼間就翻了臉。
他就毫無顧忌,不怕得罪軍中同僚?雖聽聞王斗深得督臣盧公的賞識,也有出眾的戰績,不過在軍中,他也只是個普通的游擊將軍罷了,他就不怕被眾人孤立排斥,將來事情難辦?
看王斗沉穩坐著,他年紀輕輕就冒起。麾下又兵強馬壯,看他神態從容,智珠在握,有持無恐的樣子,似乎不怕將所有人都得罪了。張巖等人再一次審視王斗這個人,這個游擊將軍年輕歸年輕,卻是頗為棘手,不好應付。
張巖穩坐案中,哼了一聲:“王將軍虎威,本將領教了,你現在只是一個游擊,便如此跋扈。日后你升了參將,副將,這宣府鎮內,還有我等說話的余地么?”
張巖這話頗為罪辣,一句話,就將王斗推向帳中各人的對立面,不過他語氣中,也隱隱對王斗無可奈何之意。
王斗看了他一眼,心想姜是老的辣。不過他也不懼,到了營兵中,該爭強好勝就該爭強好勝,否則為人軟弱,定會接連被別人踩到頭上。現在各人只是向他討要糧草,日后索取源源不斷,自己又該如何?
自己身為游擊,戰時只受總兵,副總兵的節制,張巖雖是參將。面見他時耍行尊卑之禮,但他不是一路參將,平日也管不到自己頭上。余者兩個游擊,更不用放在心上。
游擊將軍李見明更是臉色難看,張巖對王斗的評價說到他心里去,怎么說自己也是老游擊,王斗一個網冒起的新人,就對他如此不客氣,方才自己說向王斗購買糧草,不會白要的。王斗這么一點面子都不給?
總兵楊國柱一直在上靜靜看著,看王斗的語神態,對王斗的評價更進一層,他沉穩地道:“王將軍,軍中兄弟,并無強奪你攜來糧草之意,只是軍中缺糧卻是事實,你若方便,便接濟同袍們一些糧草吧。”
王斗己經擺明自己姿態,自己雖只是個新任的游擊將軍,卻也不畏懼任何沖突,讓眾人不敢小瞧他。不過見好就收,此次戰事,不可能自己一個人打仗,需要與友軍配合,歷史上這次戰事宣大官兵表現不錯,都是軍中袍澤,就幫就幫一點吧。
他道:“即是軍門話,末將自當凜然遵從。末將雖攜來糧草不多,但顧念軍中袍澤兄弟,還是取出四百石,聽任軍門調配。”
楊國柱大笑,王斗的姿態,給足他臉面,他站起身來道:“好了好了,先前一些小風波,大家不必放在心上。
王將軍性情中人,又忠勇勤勉,來,大家為王將軍干一杯。”
眾人都是起身,王斗愿意給糧,各人都是歡喜,他們轟然響應,帳中又恢復熱鬧。
不過很多人若有所思地看向王斗,這家伙,心機深啊,年輕人。不簡單。
王斗身后的韓仲,謝一科,溫方亮三人感覺王斗的做派讓他們深有臉面,個個洋洋得意,與周旁一些千總杯來交往,歡騰不休。
第二日上午,王斗給楊國柱的四百石糧草,己經往楊國柱營中,楊國柱又召集各薦,商議糧草分配之事。再次見到王斗,至少各將表面上個個對他親熱無比,連宣府參將張巖。也對王斗溫夸贊幾句。
這批糧草如何分配,各將在帳中爭論不休,王斗只在旁冷眼旁觀。
正在熱鬧時,忽然一個親將進來向楊國柱稟報幾句,各人便聽到楊國柱詫異的聲音:“怎么,總監高公公來到昌平?”
帳中各人都是議論,那高起潛來到昌平有何要事,王斗心中卻騰起滴天巨浪,歷史上盧象升提議兵分四路夜襲敵營,高起潛不置可否。被高起潛傲慢神態激怒的盧象升上疏議請分兵,崇禎皇帝答應了盧象升的提議。
云集昌平的五萬援兵,被一分為二,盧象升領宣大兩萬人,高起潛則統領關、寧各地援兵三萬人。今日之后,便是一系列悲劇的開始,王斗雖深知歷史,但他只是個小小的游擊。便在宣府鎮,也是排在末位。又能起什么作用?
果然第二天一早,便聽到城中擂鼓點將,鼓聲急促,王斗不敢怠慢,連忙披掛整齊,先到楊國柱帳中報到。總兵楊國柱與中軍游擊郭英賢己是一身甲胄齊整。隨后的,宣府參將張巖,游擊李見明與溫輝匆匆趕到。
是議論。楊國不
。一罷手。各人卜馬,幫楊國柱軍中護衛,急急往昌平城而去。
進入城中,己是擂了第二通鼓,總督行轅前,一個個頂盔披甲的將官相繼跳下馬背,各人行色匆匆,所見也是隨便打聲招呼。王斗跟在楊國柱身后,前面是四個宣鎮將官,他跟在最后。
忽然王斗聽到一個渾厚的聲音道:“楊總兵
卻是一個大將網跳下一匹健馬,與楊國柱一樣,他也是年近五十,身材不高,但極為壯實,一張粗黑的臉,滿是風霜之意。身上披了一副厚厚的鐵甲,甲葉似是換過多次,新舊交雜。
他頭頂盔纓,身后罩著一副披風大氅。似乎血跡斑斑,顧盼中雙目凜利,頗有威勢。
看見這個大將,楊國柱也是打招呼道:“老虎,你也來了?。
聽到楊國柱的招呼,王斗猛地想起來,這個大將便是署都督金事,山西鎮總兵官虎大威。他塞外降卒出身,史稱其勇敢而有將略,從軍累官至山西參將,副將,總兵官,最后在與農民軍作戰中中炮身死。
王斗很注意打量他,那虎大威身后,同樣跟著三個粗壯的將官,三人一個參將,兩個游擊將軍的甲胄打扮。
王斗來到昌平便注意打聽,那虎大威的山西鎮援軍,除了虎大威的正兵營外,便是兩個游擊各領兩千人入衛。那個參將,卻是虎大威正兵營的中軍將官。
二人似是相熟交好,略略說了兩句,虎大威道:“盧督臣急急召見我等,所為何事?”
楊國柱道:“老哥也是不知。”
二人正要進入轅門,一群健馬又是狂奔而至,為一個將官跳下馬背,嘟嚕道:“三通鼓未過,還好及時趕到
他看到楊國柱與虎大威,笑道:“兩位哥哥也是在此?話說趕得早不如趕得巧,還真有道理。”
他親熱道:“等督臣召見小弟便在營中做東,兩位哥哥賞個臉面如何
看見這個將官,楊國柱與虎大威神情都是淡淡的,只是道:“原來是王總兵
對他的邀請卻是不置可否。
那將官不以為意,臉上仍是笑嘻嘻的。
聽了楊國柱與虎大威的話,王斗這才想起這將官是誰,便是署都督金事,大同鎮總兵官王樸。
王斗仔細打量他,這家伙年輕得過份,身居總兵官高位,卻還年不到三十。不過王斗知道,與楊國柱,虎大威一刀一槍積功至總兵官不同,這家伙職位卻是買來的。
他們王家是山西富,家內一大幫子侄官位軍職,基本上都是靠買。
歷史上王樸也是個紈绔子弟,殺敵不行,殺良冒功倒有一手。崇禎九年他領軍入援,號稱砍了一千多顆清兵級,九成九是良民腦袋。松山之戰他第一個先跑,最后被皇帝下旨處斬。
他說話中夾著一股商人的味道,連身上盔甲都頗為華麗,大紅大綠,色彩絢麗不說,盔頂上還插著幾根非常漂亮的翎羽。楊國柱。虎大威二人身上一副沉舊的盔甲,立時給他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