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鄉堡城南,茶山腳下。向陽的坡地前六盧象升與紀世維等人向戰死的軍民祭拜上香后,望著堂上那密密麻麻供奉的牌個,堂前香火繚繞,盧象升沉默了很久,他問王斗道:“王斗。這供奉的軍民祠廟,可有命名?”
王斗道:“未曾,敢請督臣贈下匾額,以告慰戰死將士百姓的英靈血脈
盧象升長嘆:“岳武穆曾有。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怕死,則天下太平。虜騎進犯,襄襄諸公袖手無策,甲胄之士膽怯而不敢進,天下唯見虛談橫議之徒,坐嘯畫諾之輩。夫奮不顧身而繼之以死,古所謂烈丈夫也,我等飽讀圣賢書,竟給舜堡小小的百姓比了下去
他喝道:“取筆墨來很快,他就書成,卻是“褒忠”二字,字體道勁有力,頗有攬天摘月的氣勢,旁邊還有盧象升的字號與印章。
書成后,盧象升也很滿意,左看右看,旁邊的懷隆兵備道紀世維滿臉的欣賞之色。
盧嘉升對王斗道:“王千戶,這祠廟,就命名為褒忠祠吧。
王斗大喜感謝,他吩咐林道符去堡內找個工匠,將字副趕快被糊制成匾額掛上。
在一干人等羨慕的眼神中,林道符小心翼翼地捧著字副而去,旁邊的五堡防守官楊志昌更是嫉妒得眼睛差點突出來,恨不得一把將字額搶過來,歸自己所有。
盧象升又對紀世維道:“紀大人。這舜堡乃是你的治下之地你可愿為那些戰死的百姓留下字額墨寶?”
留下自己的墨寶,這是每個文人都喜愛干的事,又是盧象升的吩咐。紀世維忙道:“能為這些忠義百姓題詞贈額,此乃下官的榮幸。”
很快,他也書成,卻是“義民”二字,字體俊逸清麗,與盧象升的雄渾氣勢有所不同。
此后,那些供奉戰死百姓的祠廟就稱為義民廟,與褒忠祠一起,有司皆每歲仲春祭祀以羊象,加上平日軍民百姓的參拜,香火極旺。
在舜鄉堡外,盧象升看著招集來的軍民百姓連連點頭,不可否認,舜鄉堡的軍戶百姓與別地一樣的貧窮,很多人都是衣著破爛,沒有什么完好的衣裳。
不過與別地不同的是,就是他們的精神面貌,不說個個紅光滿面,卻也是精神抖擻,生機盎然,個個站的筆直,對前途充滿希望,麻木不仁。對生活充滿絕望的情形,在舜鄉堡的軍戶百姓身上,竟是完全沒有看到。
紀世維也是撫須贊許,內心中對王斗的評價,更高升了一層。
不過,似乎舜鄉堡的軍戶百姓多了一點,畢竟這里只是一個小的千戶所,看聚集的人口,己經大大過一個千戶所的規模。
盧象升也看出這一點,他略略問了王斗幾句,王斗回答:“前些時日奴賊進犯,卑職下令堅壁清野。境內的軍民百姓,盡數轉移到舜堡之內。去年也曾收留一些流民,將他們編為軍戶。讓他們免于饑寒,淪為盜賊。”
盧象升點頭道:“民從賊,多起于饑寒,兵從賊,多緣于缺餉。王斗你這樣做很好,百姓有了活路,才不會從賊作亂。只是丁口眾多。你又如何養活你治下的軍民百姓呢?。
王斗道:“興修水利,開墾農田荒地,軍民百姓有了自家的田地,才會安心耕種操練,將來屯田大興。也可裕養軍民。”
盧象升道:“屯田之資,所費
不小吧?。
王斗道:“卑職多方設法籌措。上官們也體恤卑職的困苦,免了開墾荒地三年的屯糧征收,舜堡上下,都是感激不盡。”
盧象升嘆道:“王斗你能做到這一步,真是難得。”
王斗道:“平日守備大人與操守大人便教導卑職要盡忠盡職說此乃兵憲大人的教誨,卑職聽在耳里,也覺得很有道理。卑職雖身為一武人,也知道深受國恩,便當肝腦相報”。
守備李貽安與操守官徐祖成都是臉上放光,紀世維著著王斗款款而談,也是連連點頭,他覺得王斗外表雖是一個粗擴的武夫,卻極會說話,他越看王斗便越覺得順眼。
盧象升看了王斗良久,他問王斗道:“王斗,你可有表字?。
王斗道:“未曾有。”
盧象升道:“我便贈你一個表字吧。”
盧象升身后的紀世維等人,還有他幾個弟弟都是一驚,督臣今日是怎么了,竟愿為一個千戶所小小的千戶增下表字,這可是難得的榮耀啊。他們又是對王斗仔細看了又看。
盧象升沉吟半晌,說道:“表字便稱為國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