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道身影并肩而行。
一位是腳踏瑩白飛劍、身形如稚童般的風雪廟山主趙景真。
另一位則是身著樸素道袍、面容普通、氣質內斂的真武山宗主岳頂。
兩人緩步走在一條僻靜的山道上,周圍云霧-->>繚繞,偶爾有交談聲和笑聲傳出。
寶瓶洲這兩座兵家祖庭,雖說門下弟子在外游歷時,難免因意氣或資源有所爭鋒,但兩大宗門高層之間的關系,卻遠比外人想象的要平和,甚至可以說是相當不錯。
至少,比那對勢同水火的劍道圣地,正陽山與風雷園之間的關系要好上太多。
追及原因,一來是風雪廟與真武山之間,并無如正陽山與風雷園那般綿延數百年、浸透兩宗鮮血的刻骨仇恨。
二來,則是因為寶瓶洲的兵家祖庭,其道統淵源,其實都發源于中土神洲那兩座更為古老的兵家祖庭。
而無論是開辟兵家道統的兩位老祖,還是屹立于中土神洲的兵家祖庭本身,彼此之間的關系也頗為融洽。
畢竟,諸子百家,兵家只是其中之一。
之所以會形成兩座祖庭并立的格局,更多是因為修行理念上的細微差別。
例如真武山更注重在俗世王朝中傳道、積累香火愿力,而風雪廟則更側重于修士自身的修行與超脫。
這算不得你死我活的“道爭”,更多是道路選擇的不同。
趙景真踩在飛劍上,抬眸望了一眼遠處文清峰方向隱約可見的人影幢幢,搖了搖頭,稚嫩的面龐上露出一絲似笑非笑的神情:
“自三百年前,李摶景劍斬正陽山那位女子祖師之后,這每過一甲子,正陽山便有人前往風雷園挑戰,鬧得沸沸揚揚。可哪一次不是雷聲大,雨點小,最終多是草草收場,何曾有過今日這般聲勢?”
他頓了頓,語氣帶著幾分玩味:
“瞧瞧,半個寶瓶洲有頭有臉的山上宗門都派人來了,咱們還得開啟山水畫卷,供外界觀摩,山門外,還不知道有多少散修野修,正偷偷摸摸施展水月鏡花之類的法術,想要窺探一二。這動靜,可真是好大一番動作。”
岳頂樣貌普通,氣質也極為平凡,與身旁鶴發童顏、靈秀逼人的趙景真比起來,更像是個尋常的山野道人,完全看不出是執掌一座兵家祖庭的巨擘人物。
他聞,只是淡然地笑了笑,聲音平和:
“倒也正常。正陽山被風雷園壓了整整三百年,當了三百年的笑話,心中這口惡氣,憋得實在太久。如今自覺時機成熟,自然是想方設法,要弄出最大的場面,不僅要贏,還要贏得風光,贏得天下皆知,好一舉洗刷這數百年的屈辱。”
岳頂目光平靜,道:
“況且,平心而論,正陽山這一百年來,發展確實不俗,近些年更是接連出了幾個像蘇稼這般天資卓絕的劍道胚子。反觀風雷園,雖有李摶景一人獨木撐天,但中青一代,除了劉灞橋等寥寥數人,確實顯得有些青黃不接。若非有李摶景這塊金字招牌和絕對武力鎮著,單論宗門整體勢頭,風雷園反而真有些勢弱了。”
這倒是事實,趙景真也是頷首。
拋開李摶景,風雪廟與正陽山之間宗門底蘊相差本就不是很多。
但正陽山確實在某種層面上,更強一些。
比如閉關多年的正陽山祖師夏遠翠。
平心而論,在趙景真看來,其人突破上五境的概率不低。
正陽山宗主竹皇亦是如此。
至于身死道消于驪珠洞天的袁真頁,本來也確實有些優勢確實可惜了些。
他稚嫩的臉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說起來,正陽山為了讓這場盛會聲勢足夠浩大,不僅廣邀賓朋,甚至連將戰場設在神仙臺這等‘仇家’地盤的條件,都硬生生忍了下來。這脾氣……倒真是一如既往。”
趙景真語氣中帶著幾分調侃。
面對三百年前一劍斬殺他們女子祖師、壓得正陽山抬不起頭的李摶景,正陽山選擇了隱忍,韜光養晦。
如今面對似乎勢弱、有望戰勝的風雷園,他們又能暫時按下對袁真頁死于風雪廟弟子之手的仇怨,同意在神仙臺決斗。
這份“忍”功,即便是趙景真,也不得不暗自搖頭。
當真是能屈能伸。
岳頂聞,只是無奈地笑了笑,并未直接評價。
事實上,選擇風雪廟作為此次生死擂臺的場地,背后確實有一番復雜的博弈和考量。
放眼整個寶瓶洲,實力足夠強大、有足夠威望和公信力來主持這等涉及兩大劍道圣地存亡的生死決斗,并且與雙方都沒有不可調和之深仇大恨的宗門,其實并不多。
便是與世俗牽扯較多、但總體還算中立的真武山,也因為某些利益糾葛,與正陽山并非全無芥蒂,難以讓正陽山完全放心。
風雪廟,本是極佳的選擇。
作為寶瓶洲兵家祖庭之一,底蘊深厚,超然物外,門下弟子多以修行為主,較少卷入世俗紛爭,與各派關系都還算融洽。
由風雪廟來做這個公證人,各方都能接受。
如果拋開殺了袁真頁的林照的話。
可惜,這個不太好拋開。
按理說,正陽山絕無可能同意在“仇家”的地盤上進行如此重要的決斗。
可偏偏,最終地點還是定在了風雪廟的神仙臺。
其中風雷園的態度起到了關鍵作用。
當初幾方勢力坐在一起商議決斗地點時,面對場地的選擇,風雷園的長老輕描淡寫地主動提議:
“既然要選個中立之地,我看風雪廟的神仙臺就挺好。地方夠大,有趙老祖在,也能確保公平。”
此一出,當時在場的正陽山長老們瞬間炸鍋,個個怒發沖冠,幾乎要拍案而起。
這簡直是赤裸裸的羞辱!
在殺了我們老祖的兇手宗門里決斗?風雷園安的是什么心!
場面一度劍拔弩張,火藥味濃烈。
幾位正陽山長老氣得臉色鐵青,指著風雷園的人厲聲呵斥,差點就要當場動手。
風雪廟和真武山也是左一句“大局為重”,右一句“莫傷和氣”,給勸了下來。
那些正陽山的長老最終陰著臉坐回原位,顯然是被風雷園這“損到家的”提議給惡心壞了。
這無異于在正陽山的傷口上又撒了一把鹽,還逼著他們必須咽下這口氣。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