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李知安特意讓商隊帶去的一批優質糧種和改良農具,也引起了部分西昭部落的注意。
“這才是重頭戲。”李知安的手指,點在了關于糧種的那一行字上。
“耕種,意味著定居。定居,意味著財富的積累不再只是牛羊,而是土地、房屋、糧食。”
她的聲音很輕,卻讓一旁的春夏聽得入了神。
“有了這些,就有了牽絆,有了顧忌。一個需要守護家園的民族,總比一個隨時可以遷徙的民族,要好打交道得多。”
李知安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宮墻外那片四四方方的天空。
“所以,下一步,我們要加大力度。”
她轉過身,眼中閃爍著一種運籌帷幄的光。
“春夏,你親自去一趟萬寶商行,告訴錢掌柜。下一批去安貿鎮的商隊,貨品要重新調整。”
“娘娘請吩咐。”春夏立刻挺直了腰背。
“瓷器、布匹、鐵器這些,繼續。但要增加幾樣東西。”李知安伸出手指,一根一根地數著,“第一,更多的鹽和茶。要最好的青鹽,最香的磚茶,價格可以比我們賣給大安百姓的還便宜一些。讓他們習慣我們的口味,離不開我們的味道。”
“第二,增加各種日用小玩意兒。比如能快速點火的火折子,比他們用獸筋縫補好用百倍的針線,還有小孩子喜歡的糖人、撥浪鼓。這些東西不值錢,但能一點一滴地滲入他們的生活。”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糧種和農具。”李知安心里清楚得很,“這次帶去的只是試探。下次,要帶更多適應北地氣候的耐旱糧種,比如糜子、谷子。農具也要帶全套,從犁到耙,再到鐮刀,甚至可以派幾個經驗豐富的老農,以商行伙計的名義過去,‘不經意’地教他們如何開墾、播種。”
她要的,是一個完整的、無法抗拒的文化與生活方式的包裹,將西昭那些搖擺不定的部落,一點點地、溫柔地包裹進來,直到他們再也無法掙脫。
“奴婢都記下了!”春夏用力點頭,臉上滿是興奮,“娘娘這招真是……釜底抽薪!”
李知安笑了笑,沒再多。
有些事,不必說得太透。
當西昭的貴族還在癡迷于大安的奢靡,當西昭的勇士還在追求更鋒利的彎刀時,她已經將目光投向了那些在草原上掙扎求生的普通牧民。
改變,從來都是從底層開始的。
數日后,乾清宮的暖閣內。
齊逾將一份來自北疆的加密軍報遞給了李知安。
“看看吧,你那位父親大人,給你送來的好消息。”他的語氣里帶著幾分輕松的笑意。
李知安接過,展開細看。
軍報是柳慎元親筆所寫,字跡剛勁有力。
內容不長,但信息量巨大。
柳慎元在信中說,近一個月來,北疆邊境出現了十分有趣的現象。
數個之前與大安只有小規模沖突、態度強硬的西昭中小型部落,竟主動派人前來,用部落里最引以為傲的戰馬,指名道姓地要換取萬寶商行出售的糧種和農具。
起初,邊軍將士還以為是西昭人的詭計,嚴陣以待。
但來的西昭人態度十分誠懇,甚至帶著部落里的老人和孩子,指著荒地,比劃著耕種的動作,語間滿是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