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迪娜的指尖輕輕敲擊著桌面,若有所思。
熱鬧?
她從西昭而來,深知這種所謂的“熱鬧”背后,往往是權力的展演和力量的檢閱。
“你去打聽一下,大安的秋狩,都有什么規矩和講究。”
“是,公主。”
侍女退下后,蘇迪娜重新拿起書本,心思卻已不在字里行間。
她想起李知安。
那位太子妃,給了她棲身之所,也給了她一個觀察大安的機會。
她不能只做一個被圈養在四方館里的和親公主,那樣的命運,與任人宰割的牛羊無異。
幾日后,她向李知安遞了牌子,請求能去皇宮的藏借閱一些書籍。
李知安很快便允了。
她不僅允了,還特意囑咐藏的管事,只要不涉及軍機要務和皇家秘辛,都可以對蘇迪娜開放。
得到許可的蘇迪娜,幾乎將所有時間都泡在了浩如煙海的書卷里。
她沒有去看那些詩詞歌賦,而是專挑大安的史書、地理志和風物錄。
她看得極慢,極細。
每當讀到歷代大安君主處理與周邊部族關系的篇章,她都會停下來,用隨身攜帶的炭筆,在粗糙的草紙上記下自己的想法。
她的漢字寫得歪歪扭扭,如同孩童初學,但思路卻異常清晰。
她會對比西昭的史料,分析大安在不同時期,或戰或和的決策背后,是基于國力強弱,還是君主好惡。
她尤其關注大安西部與北部的疆域圖志。
那里,與她的故鄉西昭接壤。
她仔細研究著每一條山脈的走向,每一條河流的源頭,甚至不同地區的物產和民風。
她的目光,早已越過了四方館的高墻,投向了更廣闊的天地。
這日,她正在研讀一本《北境風物考》,一名小太監捧著一摞新書走了進來。
“蘇迪娜公主,這是太子妃娘娘特意命人為您尋來的幾本關于西昭風土人情的書籍,說或許能解您的思鄉之情。”
蘇迪娜有些意外。
她接過書,翻開一本,里面用漢字詳細記載了西昭的王庭、部落分布,甚至還有一些流傳于民間的傳說故事。
書頁嶄新,墨跡未干,顯然是新抄錄的。
李知安的心思,竟細膩至此。
蘇迪娜心中劃過一絲暖流,但隨即便被更大的警醒所替代。
李知安在向她示好,也在不動聲色地提醒她,大安對西昭的了解,遠比她想象的要深。
這是一種善意,也是一種敲打。
她合上書,對那小太監溫和地笑了笑。
“替我多謝太子妃娘娘。”
待小太監走后,蘇迪娜將那幾本關于西昭的書與自己面前的地圖、史料放在一處。
她鋪開一張新紙,重新蘸了墨。
這一次,她不再寫單個的詞匯,而是在紙上寫下了一句完整的話。
字跡依舊稚嫩,但筆畫間卻透著一股不屬于這個年紀的沉靜。
“狩,非獵獸,乃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