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時代都少不了天災人禍,尤其華夏地域遼闊,遇上災年更是難捱。
但若要挑出一個糧食最緊缺的年代,所有線索都會指向六十年代初。
這時災害頻發得讓人觸目驚心,人們穿不暖、吃不飽,自然容易滋生犯罪活動,這可讓不少地方政府犯了難。
因此,雖說沒像八十年代那樣搞過全國統一的嚴打行動,卻也催生了不少地方性稽查隊。
這些隊伍專門針對困難年代的投機倒把,還有偷搶糧食這類影響民生的事,抓得極嚴。
而此刻站在張德勝面前的,正是負責管轄金水縣的首邊市稽查隊專員。
這稽查隊打成立起,就只有兩個目標。
一是嚴打投機倒把,二是揪出破壞群眾穩定的犯罪分子。
眼瞅著快過年,隊員們都閑下來,琢磨著準備年貨了,卻突然收到一封舉報信,說有人打架斗毆。
這一下,大伙瞬間來了精神。要是能在現在解決這么個破壞分子,過年時保準能得嘉獎,說不定每人還能賞幾斤糧票。
稽查隊里大多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這對窮得叮當響的他們來說,可是天大的誘惑。
他們對這事格外上心,當即就派了專員開著吉普車,直奔小安村來抓杜建國。
聽隊員講完來龍去脈,張德勝心里樂開了花,趕緊伸手握住對方的手:“同志!我就是舉報杜建國的人!我親眼看見他聚眾斗毆,破壞群眾團結,把咱小安村和劉家村的關系都攪僵了!”
“這種犯罪分子要是讓他逍遙法外,那不是打咱們整個市的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