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樓獨特的三層樓閣,在周圍全是二層小樓的建筑中,有種鶴立雞群的感覺。
那高懸在二樓中間的鎏金牌匾,宮廷式的建筑風格,無不彰顯著文心樓獨樹一幟的形象。
這里不光是買賣詩詞文章的地方,還是京城文人最喜歡的交流場所。
尤其是每次科舉考試前后幾天,文心樓更是人滿為患,就算他們號稱足以容納上萬人的院子,也顯得擁擠不堪。
因為一到科舉日前后,一些準備科舉的士子,或者上屆落榜的士子,都會來到文心樓交流心得。
其中有幾個特別的活動,更是讓無數讀書人趨之若鶩。
比如科考前幾日,一些準備參加科考的士子都會來這里押題,解析往屆考題,順便預測考試的第一名等。
而科考過后,考題公布出來,尚未放榜之際。一些未能參加科舉的士子,也會聚在這里,來上一場模擬考過過癮。
為了讓京城文人保持這種好學上進的風氣,朝廷每次都會派出國子監的學士,為這些模擬考的士子閱卷。
而且會和科考放榜日,同時放榜。
據說有一次,文心樓模擬考的成績,竟然超過了鄉試的亞元。
那名士子直接被吏部破格錄取,提拔入仕。
此舉直接讓文心樓的模擬考活動的熱烈程度,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甚至私下里有著小科舉之稱。
張平安從別人口中了解到文心樓的這些項目后,由衷地感嘆一聲:論裝逼花樣,還得是特么的讀書人最多!
而今天,鄉試與縣試的考題,已經流傳出來。
正是文心樓模擬考活動最熱鬧的時候。
張平安來到文心樓大門前,望著獨具一格的三層樓閣,忍不住高看了幾眼。
“公子,請問您是來參加小科舉,還是買賣詩文的呢?”
守在門口負責接待的年輕伙計,非常熱情禮貌地上前詢問。
真正的科舉都考過了,誰特么還去參加民間組織的。
“我來賣詩詞。”張平安直接道明來意。
“公子右邊請。”伙計彎腰擺出請的手勢,引著張平安從右側走廊,來到一棟三層樓閣內。
伙計走到門口,對著那位三十出頭,穿著鮮艷紅裙,十分有韻味的女人,低聲說了句話。
那女人立刻一臉微笑著朝張平安走過來。
“公子看著有點面生,應該是第一次來我們文心樓吧?”
“恩。”張平安正在打量這里的建筑,下意識地點點頭,并問了句:“你是誰?”
“我是這里的掌柜,公子可以叫我燕姐。”
“請問公子,可否有功名在身?”燕姐微笑著問。
張平安不解:“買賣詩文還要有功名在身嗎?”
燕姐笑著解釋:“買,自然不用。但如果公子想賣詩文,必須有功名在身。”
“在我們文心樓,功名越高,詩文的價格也就越貴。”
“這樣啊!”張平安有些遺憾:“我暫時還沒功名,但我能保證我的詩文不會比那些舉人秀才差。”
“不好意思,我相信公子的才華,但為了保證客人能買到好的詩文,公子如果沒有功名在身,第一次來出售詩文,需要先驗證一下公子的才華。”燕姐非常客氣地說道。
“怎么驗證?”張平安能理解這種規定,如果有人拿著狗屁不通的詩文來賣,豈不是壞了文心樓的名聲。
燕姐笑道:“只需公子拿出一首自己的原創詩詞即可。”
“這簡單。有筆墨紙硯嗎?”張平安問。
燕姐道:“公子請跟我來。文心樓有專門為客人準備的書房,您可以在那里創作。”
“你們東家想得真周到。”張平安贊了一句,跟著燕姐來到旁邊的一個小房間中。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