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戶部尚書高隆旗下的官員站出來說道反駁道:“簡直荒謬,狩獵奪魁本就是彰顯我大夏兒郎勇武之事,豈能反復?”
接著他向上拱了拱手:“陛下,臣以為,魁首既定,就不該更改,應當擇寧毅為榜首。”
大伙兒都知道,這是高黨下場痛打嚴黨落水狗了。
中樞六部,嚴熠雖為首輔但也不是一堂,他掌握的刑部,吏部以及工部,好事者稱其為嚴黨。
余下三部,則由同為閣老的高隆掌握了戶部和兵部的話語權,號稱高黨。
此外還有一些不想戰隊高嚴二黨的人團結圍繞在禮部尚書王赫身后,自詡清流,也有好事者謂之王黨。
高嚴二黨向來互相看不順眼,有羅落井下石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
高黨之人開嗆,嚴黨一方也不甘示弱,隨即有人站了出來。
“此差矣,狩獵奪魁除為了彰顯大夏兒郎的勇武,但也是為了九公主的婚事,怎么能就這么隨意定性。”
“即便不重新再比,也應重新核定魁首。寧毅此人在京中名聲極臭,他不過是偷雞摸狗,這才贏下積分,此等小人,若是讓他奪了魁迎娶了公主,我大夏豈不是被天下人笑話?”
“堂堂大夏公主,難道要多這么一個偷賊駙馬嗎?”
此一出,嚴黨眾人紛紛附和,夏清歡則咬緊了牙關死死地記住這群大臣的樣貌。
寧毅則冷眼看著那人,后者一副渾然不懼的樣子。
高黨之人也隨之站了出來,這一次出來的是兵部之人。
“奪魁比試,向來以結果而論,行軍打仗尚有兵不厭詐之說,要是按照周大人所,豈不是說,所有打仗的將軍只要不從正面突破,都是偷賊了?”
“我可沒這么說?我這是說寧毅,他又不是將軍”
“那你的意思是看不起陛下親封的寧國府世子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