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期末考試這座驟然壓下的強大壓力大山,
作為高三(一)班絕對核心與靈魂人物的班長楚夢瑤,
再次以其一貫的、近乎冷酷的理性風格,
展現了她那超越同齡人、堪稱恐怖的強大組織協調能力,
以及那仿佛已深入骨髓的“效率至上”絕對原則。
在她那冷靜到極致的分析框架與價值判斷體系內,
散兵游勇式、各自為戰、缺乏協同的復習模式,
無疑是效率低下、重復投入、資源浪費的典型,
屬于必須被徹底優化和淘汰的“無效內耗”。
她堅信,必須將整個復習流程高度系統化、集約化,
進行統一的、軍事化的管理,才能最大化提升班級整體戰斗力,
在這場殘酷的排名爭奪戰中占據有利位置。
于是,在某天下午放學鈴聲清脆敲響、
眾人正長舒一口氣、迫不及待地準備收拾書包作鳥獸散之際,
她邁著沉穩而堅定的步伐走上講臺,拿起半截白色粉筆,
輕輕但蘊含著不容置疑力量地敲了敲光潔的黑板,
那清脆而急促的“噠噠”聲,如同集結號般,
瞬間刺破了嘈雜,吸引了全班同學尚未完全渙散的注意力。
“期末考試臨近,時間緊迫,任務繁重。”
楚夢瑤的聲音清冷如常,沒有任何多余的情緒起伏,
卻帶著極強的穿透力和一種令人下意識屏息的威嚴,
“為了最大化提升整體復習效率,避免不必要的無效內耗,
我提議,并經班委一致通過,從現在開始正式執行:
從今天起,直至期末考試開始前一周,
每天放學后,全體留校,額外增加一小時的集體復習大會。”
這宣般的通知剛落,底下瞬間爆發出一片慘烈的哀嚎和抗議之聲。
“啊??不是吧!還要加課啊?生產隊的驢也不能這么使啊!”
“班長大人!學委大人!行行好,高抬貴手,放過我們吧!”
“每天一小時?這誰頂得住啊!真的會死人的!腦漿要榨干了!”
“本來各科作業就堆成山做不完了,這還要集體復習…太狠了!”
楚夢瑤完全無視了底下如潮水般涌起的怨聲載道,
仿佛那些痛苦的哀嚎只是無關緊要的背景噪音。
她面不改色,甚至連眼神都沒有絲毫波動,
繼續用她那冷靜到極致的語調,清晰而快速地闡述早已構思完善的方案:
“需要明確,復習大會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新課講授或老師講課,
而是以集中答疑、思路碰撞和專題突破為主。具體流程如下:”
她轉身,用極其工整、仿佛印刷體般的板書,在黑板上寫下了幾條鐵律:
“第一,會議正式開始前十分鐘,為絕對安靜的自習整理時間,
各自快速回顧、整理、歸納當日復習中遇到的具體疑問和難點,
不允許交頭接耳,確保問題提煉的效率。”
“第二,中間四十分鐘,按數學、物理、化學、英語等主要學科分組,
進行高強度自由討論,優先集中火力解決共性難題和高頻錯點。
在此期間,我會進行全場巡視,參與并引導各組討論,負責最終答疑。”
“第三,最后十分鐘,由我或該科科代表進行總結性發,
快速梳理并重點強調今日討論中出現的高頻錯題和易漏、易混知識點,
要求所有人重點標記,納入個人錯題本。”
“第四,每周五放學后,將額外進行一次單科綜合模擬測驗,
嚴格計時,模擬考場環境,實時檢驗當周的復習效果,
便于周末進行針對性的查漏補缺。”
她甚至像變魔術一樣,從講臺下拿出了一疊剛剛打印好的、
極其詳細、密密麻麻排滿了字的日程安排表和各學科分組建議名單,
上面甚至連每個小組的固定討論區域都提前劃分好了。
這顯然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和精心準備,絕非臨時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