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的路面上遍布彈坑,也包括兩側的樹林,大部分樹木都被炮火摧毀了,只留焦黑的殘余樹干,仍在冒著余煙。涂有白色skd字樣的黑色路虎越野車停在彈坑前,不遠處的卡林鎮仍被硝煙籠罩,不時能聽到零星的槍聲。w國海軍第135陸戰旅的一個營剛奪回該鎮不久,目前正在搜索殘余的敵軍,因此才會有槍聲響起。
卡林鎮距離烏波斯克市四十多公里,屬于外圍第二道防線的重要支撐點,該旅和e軍北方山地兵團在此激烈爭奪,反復易手,誰也無法完全控制。北方山地兵團已經突破了w軍的第一道防線,w軍第21摩步師傷亡過半,被迫后撤,由國民警衛隊和第135海軍陸戰旅堅守第二道防線。
卡林鎮之前被北方山地兵團攻占,但立足未穩,隨即被陸戰旅發起反攻擊退,被迫退出了該鎮。該旅在反攻中得到了高機動多管火箭炮的支援,使用集束彈藥攻擊,一次齊射可以覆蓋六個足球場大小的區域,對人員和車輛都極具殺傷力。北方山地兵團因此遭受較大的傷亡,輪式車輛損失嚴重,只能暫時退出了卡林鎮。
奪回卡林鎮消息很快就傳開了,連w國首都高層都對此高度關注,大量戰地記者趕來采訪,skd電視臺就是其中之一。該電視臺在w國算不是最大的,但也排在前五名之內,很有影響力。通往卡林鎮公路被e軍炮火完全摧毀,路虎越野車也無法前行,車內的戰地記者和攝影師只能下車徒步行進,司機留在車內等候。
瓦蓮京娜戴好頭盔,檢查一下防彈背心和背包,確定沒有問題,隨即開門下車。攝影師雅科夫也緊跟著下車,同樣戴頭盔穿防彈背心,后者上面印有skd的字眼,很是清晰。他手持數碼攝像機,背包里裝著備用電池和一些采訪設備,當然也少不了食物可飲水。司機丹尼爾留在車內,盡量找隱蔽處躲藏,停在在公路上很危險。
雅科夫和丹尼爾都是海外情報局的特工,w國語說得非常流利,聽不出任何口音了,年紀在三十左右,均為經驗豐富的老手。瓦蓮京娜三人這次任務是找到米拉的姐姐,有關m國在w國秘密研制生物武器的詳細資料就在后者手上,存儲于一個移動硬盤內,具體藏在那里只有對方知道。
米拉已經被安全送達e國,并得到了最好的照顧,但因懷孕不能同行,打電話也聯系不上姐姐,情況不明。米拉姐姐名叫安娜,就住在卡林鎮,目前處于失聯狀態,不知道人在那里。安娜也已經結婚了,和丈夫在卡林鎮開了一家餐館,生意還不錯,當然是沖突爆發之前了。
米拉提供了安娜和其丈夫手機號碼,但海外情報局追蹤到信號就在卡林鎮,始終沒有移動過,懷疑是丟棄了,或者是兩人出了意外。目前雙方沖突已經爆發,生物武器的資料并非海外情報局的優先任務,但也很重要,有線索不能輕易放棄,遂
派瓦蓮京娜三人偽裝成戰地記者前來。
瓦蓮京娜和雅科夫下車后,沿著公路上彈坑間的空隙而行,逐漸朝卡林鎮靠近。兩人身穿便裝,腳上換了狼棕色高幫戰斗靴,沒帶任何槍械,防止暴露身份。路虎越野車的后備箱里有暗格,藏著三支aks―74u突擊步槍和若干備用彈藥,以備不時之需。他們目的是尋找米拉姐姐安娜,盡量避免和亞數旅或w軍發生沖突,當然還有e軍北方山地兵團,畢竟此次行動高度保密,只有副局長波娃等少數人知道。
瓦蓮京娜和雅科夫沒走處多遠,空中便響起炮彈的呼嘯聲,聽聲音應該是152毫米榴彈炮,北方山地兵團的反擊開始了。兩人立即跳入彈坑內躲避,雖然聽聲音距離較遠,但還是不能大意,同時也避免引起注意。只有戰場上的老兵才能憑經驗分辨出炮彈的遠近,普通人能根本不可能,包括新兵,聽到炮聲肯定會臥倒躲避。
有六七名其它媒體的戰地記者走在瓦蓮京娜和雅科夫前面,聽到炮彈呼嘯聲,立刻臥倒在彈坑內躲避,很是驚恐。瓦蓮京娜和雅科夫如果繼續前行,肯定會引起注意,果斷也選擇進入彈坑躲避。兩人并未臥倒,而是蹲在彈坑內,畢竟剛下過雨,坑內有積水。炮彈的目標是卡林鎮內部,很快落地起爆,爆炸聲持續不斷,相當密集,至少是一個榴彈炮營,當然也不排除是自行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