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輛武裝皮卡車很快開近,車廂內坐著不少武裝人員,都帶著風鏡,圍巾裹住口鼻,防止浮塵鉆入。這些武裝人員有戴貝雷帽的,也有戴軍便帽,甚至還有戴鋼盔的,身份復雜,但可以肯定都是政府軍。他們中大部分確實是巡邏隊,就是那些戴貝雷帽和軍便帽的人,戴鋼盔的則是迷路的裝甲部隊,逃入城邦遺址躲避沙塵暴。
比庫爾古城的戰斗陷入僵持階段,政府軍和部落聯盟誰也無法完全控制局面,注意力遂轉向了城外,希望能出奇制勝。政府軍不斷派出巡邏隊攻擊附近部落,試圖分散部落聯盟的兵力,同時也可獲得亟需的補給,一舉兩得。部落聯盟當然也派人進行攔截清剿,雙方戰斗在廣袤的沙漠中展開,激烈程度不必比庫爾古城的戰斗差,只是規模較小而已。
政府軍為了取得優勢,直接將僅有輪式裝甲車派出,增強戰斗力,另外也可以運送搶奪的糧食和物資,部落聯盟武裝很難攔截奪取。可是昨晚沙塵暴讓輪式裝甲車陷入沙地內,無法脫困,停止后派人四下求助,結果找到了躲在遺址內的巡邏隊,還有走散的同伴。此刻,他
們乘坐武裝皮卡車前去救援,中途聽到石墻附近有車輛發動機轟鳴上,隨即趕過來查看,以為也是被困的同伴,并未想到是敵人。
郄龍和李濤放過第一輛武裝皮卡車,等第二輛皮卡車經過潛伏區時,迅速現身開火射擊,噗噗聲連響不停。兩人分工明確,郄龍負責對付車廂內武裝人員,aim突擊步槍配備了75發彈鼓,火力持續性較強,可有效進行殺傷和壓制。李濤負責對付駕駛室的人員,重點擊斃司機和副駕駛,當然還要打爆輪胎,令皮卡車失去機動能力。
武裝皮卡車內的士兵猝不及防,瞬間便遭到密集彈雨的襲擊,尤其是坐在車廂內士兵,當場就傷亡過半,中槍的悶哼聲此起彼伏。郄龍持槍不斷射擊,彈殼飛落一地,車廂內士兵則倒下一多半,其余不是受傷翻落車下,就是趴在車廂內不敢起身,狼狽不堪。與此同時,李濤也打光突擊步槍的30發彈匣,駕駛室內四名士兵非死即重傷,車胎爆掉,無法繼續開動。
郄龍和李濤沒有選擇靠近該武裝皮卡車,而入迅速移動位置,盡管突擊步槍上安裝著消音器,可開火持續的時間較長,位置肯定暴露,必須小心對方的反擊火力。第一輛武裝皮卡車上配備pkm通用機槍,距離不遠,火力兇猛,很難正面對抗。兩人迅速朝側方移動,避開第一輛武裝皮卡車所在的方向,尚未抵達安全地帶,pkm通用機槍的射擊聲便突然響起,轉眼覆蓋兩人先前藏身的區域。
郄龍和李濤及時臥倒掩蔽,沒有開槍反擊,四周有浮沙掩護,對方暫時無法發現他們,pkm通用機槍只是盲射而已,不用太過擔心。兩人的突然襲擊,成功吸引了對手注意力,給馬自強和武杰創造了機會,后者果斷開槍射擊,密集的彈雨急撲第一輛武裝皮卡車。馬自強操控pkm通用機槍火力全開,彈殼持續拋飛,落在他身側沙地上,快速堆積起來。
武杰暫時沒有開槍,負責警戒石墻的側方和后方,防止有巡邏隊的車輛包抄襲擊,目前無法確定對方的具體人數和車輛。馬自強距離帶頭武裝皮卡車只有三十多米,雖然浮塵漫天,但車身輪廓還是能清晰看到了,車頭和擋風玻璃瞬間布滿彈孔,駕駛室內部鮮血飛濺,司機當場被打死。
馬自強隨后將火力打擊的重點集中在武裝皮卡車的車廂上,快速干掉機槍手,然后壓制車廂內的士兵,令他們無法重新操控pkm通用機槍射擊。車廂內士兵反應較快,迅速跳下車來,躲在車后開槍反擊,并朝機槍火力方向投擲手雷壓制,然后準備散開逼近。馬自強所在位置較高,而且還有石墻的掩護,手雷威脅不大。
但他則可清晰看到對方動向,射界開闊,機槍火力持續實施火力壓制,根本不給對方分散包抄的機會,始終被壓制在皮卡車的尾部,動彈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