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二條御所。
隨著北條氏政和長宗我部元親的首級被懸掛在城頭,倭國全境的平定,已經再無懸念。剩下的那些零星抵抗,不過是癬疥之疾,交給降軍和地方民團處理即可。
戰爭的硝煙漸漸散去,接下來,便是如何長久而有效地統治這片新征服的土地。
這天,陳平川在行宮召集了所有核心將領,召開了一次重要的會議。
大殿內,秦鋒、石頭、林勇、丁遠等人齊聚一堂。他們的臉上還帶著征戰后的風霜,但眼神中都充滿了勝利的喜悅和對未來的憧憬。
“諸位,”陳平川坐在主位上,目光掃過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微笑著開口,“征倭之戰,打到今天,可以說是大局已定。諸位將軍浴血奮戰,功不可沒。等班師回朝之后,朕再為爾等論功行賞。”
“為陛下效死,乃我等本分!”眾將齊聲應道。
“客套話就不多說了。”陳平川擺了擺手,神情變得嚴肅起來,“打下倭國不難,難的是如何管好它。朕不希望,我們前腳剛走,后腳這里就叛亂四起。所以,朕決定,在京都設立‘大夏駐倭國總督府’,總管倭國一切軍政要務,代表朕,鎮守此地。”
眾將聞,都點了點頭。這是應有之義,否則大軍一撤,倭國必然復叛。他們好奇的是,陛下會派誰來擔此重任。
總督一職,位高權重,形同封疆大吏,甚至可以說是倭國的“太上皇”。這個人,必須能力卓絕,而且要深得皇帝的信任。
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落在了秦鋒和石頭身上。
秦鋒是鎮北大將軍,軍功赫赫,用兵如神。石頭是車騎大將軍,穩重可靠,統兵有方。他們二人,無論誰出任總督,似乎都在情理之中。
秦鋒和石頭也對視了一眼,心中各有思量。鎮守一方,開疆拓土,是每一個將軍的夢想。
但他們也知道,這個位置責任重大,不是那么好坐的。
而且,他們將要遠離故土,甚至可能永遠無法回去。
然而,陳平川接下來說出的人選,卻讓所有人都大感意外。
“朕決定,由鎮海大將軍,靖海侯丁遠,出任首任駐倭總督。”
話音一落,大殿內一片寂靜。
所有人都愣住了。
丁遠?
丁遠自己也懵了。他抬起頭,滿臉都是錯愕。
“陛下,這……這萬萬不可!”他立刻出列,躬身道,“末將乃一水師提督,畢生所學,皆在舟船炮火之上。對于治理地方,安撫百姓,可謂一竅不通。如此重任,末將……末將實難勝任啊!還請陛下另擇賢能!”
他不是謙虛。
他是真的覺得自己不行。讓他帶領艦隊縱橫四海,他眼睛都不會眨一下。
可讓他去處理那些繁雜的政務,跟那些心眼比蜂窩還多的倭國大名打交道,他想想都頭大。
“是啊,陛下,丁將軍雖然海戰無雙,但這總督之職,還是由秦將軍或者末將……”石頭也忍不住站出來說道。他倒不是想爭功,而是真心覺得讓丁遠去干這活,有點強人所難。
“都閉嘴。”陳平川淡淡地說道。
大殿內再次安靜下來。
陳平川看著一臉惶恐和不解的丁遠,緩緩開口道:“丁遠,你抬起頭來,看著朕。”
丁遠依抬頭。
“朕問你,倭國是什么?”
“是……是一個島國。”丁遠不明所以,但還是老實回答。
“沒錯,是島國。”陳平川加重了語氣,“既然是島國,那它的命脈在哪里?”
丁遠腦中靈光一閃,脫口而出:“在海上!”
“說得好!”陳平川贊許地點了點頭,“倭國的命脈,就在海上!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倭國!朕讓你當這個總督,不是讓你天天坐在衙門里批閱公文,而是要你用你的無敵水師,像一把懸在所有倭國大名頭上的利劍,讓他們不敢有絲毫異動!”
“只要我大夏的艦隊還能在倭國沿海巡航,只要我大夏的火炮還能封鎖他們的港口,他們就算有再大的野心,也翻不起浪花。這,就是朕讓你當總督的第一個原因。”
丁遠聽得熱血沸騰,原來陛下是這個意思!
用海軍來鎮國,這個思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
陳平川繼續說道:“第二個原因,你性情沉穩,為人忠厚,不喜弄權,更不貪功冒進。朕把倭國交給你,放心。朕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能源源不斷為大夏輸血的倭國,而不是一個戰功赫赫,但民怨沸騰的爛攤子。秦鋒用兵過于銳利,石頭太過耿直,他們適合開疆,而不適合守成。你,丁遠,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這番話,說得秦鋒和石頭都心服口服。
他們仔細一想,陛下的分析確實有道理。讓他們去跟那些倭國老狐貍勾心斗角,還真不如讓他們上陣殺敵來得痛快。
陳平川走到丁遠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變得溫和起來:“至于政務,你無需擔心。朕會從國內調派一批精通民政、律法的文官來輔佐你。首相趙康,已經給朕擬好了一份名單。”
“另外,”陳平川看了一眼殿外,示意了一下,“朕還會給你留一個‘好幫手’。”
他話音剛落,內侍便領著一個人走了進來。
正是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一進來,看到這陣仗,立刻跪下行禮:“外臣德川家康,參見陛下,參見各位將軍。”
“德川家康,從今日起,你便是總督府的副長官,兼任關東經略使。你的任務,就是輔佐丁總督,處理倭國地方事務,安撫各地大名。做得好了,你德川家,在倭國便可長享富貴。做得不好……”陳平川沒有說下去,但其中的威脅之意,不而喻。
德川家康心中一凜,隨即大喜過望。他本以為投降之后,最多也就是個富家翁的下場,沒想到竟然還能得到如此重用!雖然是給大夏人當副手,但這也意味著,他依然是倭國最有權勢的人之一!
“外臣!外臣定當為陛下,為丁總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激動地磕頭道。
陳平川這一手,讓秦鋒和石頭等人都是眼前一亮。
高明!實在是高明!
用丁遠的水師作為軍事威懾,從根本上杜絕叛亂的可能。
用大夏的文官團隊,掌握行政和司法大權。
再用德川家康這個最熟悉倭國情況的“倭奸”,去處理那些臟活累活,以倭制倭。
軍事、行政、地方,三權分立,又互相制衡,最終的權力都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這套統治架構,簡直是天衣無縫!
丁遠此刻也徹底明白了陳平川的良苦用心。他不再推辭,單膝跪地,聲音洪亮地立下軍令狀。
“臣,丁遠,領旨!臣在此立誓,只要臣一息尚存,必保倭國永為大夏之土,絕不負陛下所托!”
陳平川欣慰地將他扶起。
“好!有你這句話,朕就放心了。”
至此,大夏在倭國的統治框架,被徹底定了下來。一個由海軍主導,文官輔佐,降將執行的全新殖民體系,開始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
……
龍興五年,秋。
倭國的局勢,在丁遠和德川家康的治理下,已經基本穩定。
各地大名在見識了大夏軍的雷霆手段和德川家康的“榜樣”后,都變得異常順從。
解散軍隊,裁撤武士,上繳賦稅,各項政令推行得異常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