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谷深達1000~2000米,中間有多個湖泊、火山群。是人類文明最古老的發源地之一,有科學家在裂谷中發現了具史前人的頭骨化石,據測定分析,生存年代距今足有200萬年,這具頭骨化石被命名為“東非人”。
這幾百萬年間,人類到底經歷了什么,現代人類只是以目前的技術手段進行推測,以現今的思想高度進行論述,也許都是些井底之蛙的結論。
為了防止意外出現,張亮還是小心的隱藏自己,繼續扮作部族獵人在谷中前行。
快速越過叢林,漫無目的向前推進之時,突然間,張亮心中警兆升起,難道又遇到了敵人?自己這一段時間都是小心前行,沒有露出任何的特殊之處呀?
他小心翼翼的駐留在原地,迅速用巨大的能量團包裹住自己,以防被別人偷襲。
前面不遠處的地面突然下沉,并迅速向兩側裂開,開裂的大洞足以將數頭駱駝和數只山羊吞沒,地下傳來隆隆的塌陷聲。張亮急忙躍到遠處的高地,親眼觀看這地裂之狀。幸好裂陷范圍不大,但這地下的危險狀態讓張亮心生敬畏。
站在高地的張亮看著被四周倒伏的樹枝泥土填埋的裂縫,心生靈感。
這小規模的地裂其實是一次小的能量釋放,千百次的小地裂如果不能夠把地下積存的巨大能量及時釋放出去,終有一天會發生超級能量大爆發,整個裂谷會瞬間加寬加深,海水會倒灌進來,新的大洋就可能形成雛形。
整個地球的大陸大洋的布局就會出現新的變化,如此循環往復,分分合合,形成整個地球表面千姿百態的地貌形態。
這里有地球最原始的地貌形態,有人類最早的文明足跡,是不是有適合丹田生命進化的物質條件?小丹曾告訴他,丹田空間的大氣,還是原始的大氣,不適合人類及現代生物的生存,能不能在這里找到加速丹田大氣快速進化的機緣?
張亮天馬行空,胡思亂想著。或許是冥冥之中有人指引,突然他發現在這裂谷深處的峭壁下,許多地方終年不見陽光,地面卻長有一些苔蘚類的低矮植被。這些植被就是最原始最低等的植被,它們的存在歷史已有幾億年,那時地球上的大氣還是原始大氣,是這些低等植被參與了地球大氣的轉換進化。
想到這里,張亮眼前一亮,迅速溝通小丹,“那些地球上最早出現的低等植被可以適應丹田空間的大氣成分,而且它們的生長還可以進一步改變大氣成分。”
小丹也被張亮天才的想法打動,他們一拍即合。
張亮沿著崖壁下的土地朝前行走,那里的植被及土壤統統被吞噬進丹田空間。像周扒皮一樣,所過之處,寸草不生,不過這只是裂谷底部極小的一部分空間,不會對那里的生態造成大的傷害。
漸漸的張亮決定把一些低等的小蟲子也吞噬進去,它們進化緩慢,但也在地球上生存了幾千萬年,最能適應環境的變化。
自此丹田空間的大氣成分開始加速轉化,一個嶄新的生命空間將要形成。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