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許靈嫣心中也不得不承認,秦七汐在許多方面勝過自己,包括讓她引以為傲的琴技。
郡主的琴,師承號稱“江南雙杰”之一的入云居士。
三十年前,兩位年輕人在文壇迅速崛起,一路攀至高峰。歸雁與入云,一人擅詞畫,一人精詩琴,其思想之奇妙,造詣之高深,百年難得一遇。
這也使得他們一度成為了江南文人才子心中的明燈,即便是多年以后的今天,一旦提起這兩個名字,也會讓人油然生敬。
恰巧,這兩位大儒,都曾當過秦七汐的老師。
“今日的琴聲,似乎有些凌亂啊。”
一曲終了,余音尚在梁上盤旋,許靈嫣終于舍得邁步走進去。
秦七汐聽到聲音,連忙轉過頭:“靈嫣,你調查得怎樣,可有那位彥公子消息?”
許靈嫣微微搖頭,無奈在長桌的一側坐下。
“我與文炳去縣府問了,也托人去了凌州府庫查閱,目前都沒有結果。故而猜測,‘彥祖’這個名字,應該只是化名。”
“也就是說,目前還是沒有任何線索能夠尋到此人?”
秦七汐長長的睫毛垂下,如蝶翼般輕輕顫動,目光里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失落。
不過那失落是短暫的。
她也看得挺開,畢竟文會上的那首“東風夜放花千樹”堪稱曠古爍今,她甚至并不認為一位同輩的年輕人能夠將其創作出來。詞中的那份遠離喧囂、不入世俗的灑脫,如果沒有幾十年的人生閱歷,很難理解通透。
那橫空出世的詞文作者,究竟是何方神圣?
這個答案,至今仍舊沒有定數。而那位所謂的“彥祖”,或許也只是楊文炳單方面的猜測罷了。
事到如今,秦七汐只是覺得有些孤獨。那首詞的驟然出現,就好像在混沌無垠的虛空中,突然劃過一道璀璨奪目的光亮。可那道光也僅僅只是閃過而已,當它消失之后,周遭仍舊是一片沉寂的混沌。
“其實……也未必就全無機會。”
聽到許靈嫣這句話,秦七汐微微皺眉,旋即腦中靈光一閃,一片燈火璀璨、人聲鼎沸的繁華熱鬧之景浮現眼前。
“你是說,三日后的萬燈節?”
“沒錯。”
許靈嫣肯定地點了點頭,“每年的七月初七,鏡源縣都會舉行一場盛大的萬燈節,這可是方圓百里最為熱鬧繁華的盛事。
屆時,本地但凡有些名氣的文人墨客幾乎都會到場,倘若那位彥公子真在鏡源縣,他或許也會去湊個熱鬧,我們也許能在燈會上找到他。”
“好,我知道了。”
秦七汐輕輕頷首,心中已然開始思忖起來。
萬燈節那晚,不知父王是否已經有了回信?
又是否會準許自己下船,去那茫茫的人海燈河中,尋覓一位不知其名的知音……
“這茶看著不錯。”
此刻許靈嫣邁步來到桌案旁,與秦七汐相對而坐。
她端起桌上備好的茶盞淺淺一飲。這來自凌州本地的好茶,入口清香,回味綿長,藏盡江南暖意。
“千山綠,在帝都可是稀缺品,自我隨父進京以來,就極少喝到了。”
秦七汐將盛水的金絲貢壺推了過去:“王府存有不少的千山綠,皆是各地甄選而出的佳品。等到此次行程結束以后,你可以帶些回京。”
“好。”
許靈嫣微微點頭,以示感激。
“墨羽現在何處?”
“我托她去調查一個人,此人便是三月前我曾登門退婚的江家三公子,昨夜文炳所畫之人,與他確有幾分相似。”
“咚咚!”
閣外突然傳來敲門聲。
秦七汐微微抬頭:“進。”
一襲黑衣飄然入內,邁步立于堂中,正是方從江云帆住處趕回的墨羽。
此刻她臉上的驚奇依舊未定……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