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用我的命,去換我們哈塘村進行包產到戶試點的交易!”
丁浩的話,像一把重錘,狠狠地敲在李建國的心上。
他猛地站起身,在不大的辦公室里來回踱步,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
他需要丁浩。
這一點毋庸置疑。
鄂倫春部落幾十口人的性命,就系在這批物資上。
如果物資送不到,出了任何問題,這個責任他李建國擔不起,整個縣里都擔不起。
這不僅僅是救援失敗,更是一個嚴重的政治問題。
而丁浩,是唯一能保證這個任務成功的人選。
可是,包產到戶……
這個詞太敏感了。
現在的大環境,誰提這個誰就可能被扣上“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大帽子。
他李建國雖然是縣委副主任,但在這種原則性問題上,也只是個小角色,稍有不慎,政治前途就全完了。
“小丁,你這個要求,太……太為難我了。”
李建國停下腳步,搓了搓臉,臉上滿是糾結。
“這不是我一個人能決定的事情。要開會討論,要上報市里,甚至省里……”
“我明白。”
丁浩打斷了他的話。
“我不要您現在就給我肯定的答復。我只要您的一個承諾。”
他站起身,與李建國對視。
“我帶隊把物資送到,保證山里同胞的安全。任務完成,我活著回來,您,李主任,親自牽頭,把我們哈塘村作為‘農業生產責任制試點村’的報告,遞上去。”
“您只需要負責把報告遞上去,去爭取。成與不成,是上面的事。但您必須去做。”
丁浩的條件,看似退了一步,實則卻是把李建國牢牢地綁在了自己的戰車上。
他不要一個虛無縹緲的結果,他要的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行動。
李建國再次陷入了沉默。
他死死地盯著丁浩,腦子里在飛速地權衡利弊。
風險巨大,但收益同樣巨大。
如果這次護送任務成功,那就是大功一件。
他不僅能得到鄂倫春同胞的感激,更能在縣里、市里乃至省里的領導面前,留下一個有擔當、敢作為的深刻印象。
而“包產到戶”的試點……
如果操作得當,完全可以包裝成“一次生產模式探索”。
這是一個絕佳的政治借口。
要是搞砸了,他可以把責任推到丁浩身上,說是被這個年輕人“綁架”了。
要是搞成了……
那他李建國,就是整個地區,乃至全省、全國的改革先鋒!
這個誘惑太大了。
他看著丁浩那張年輕卻無比沉穩的臉,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沖動。
賭一把!
富貴險中求!
“好!”
李建國猛地一拍桌子,巨大的響聲讓門口的干事都嚇了一跳。
“我答應你!”
他雙目放光,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
“只要你能圓滿完成任務,平安回來!這個報告,我李建國肯定幫你遞!”
“一為定。”
丁浩伸出了手。
“一為定!”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