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玩意兒叫地炕!
“這是什么?”
他指著那明顯區別于尋常土炕的平整地面,臉上帶著濃厚的興趣。
尋常農家的炕,多是泥土壘砌,高出一截,燒起來煙熏火燎。
可丁浩家的這個,幾乎與地面平齊,表面鋪著一層磨得光滑的青磚,整潔又利落。
最關鍵的是,屋里暖意融融,卻不見一絲煙火氣,空氣干凈得不像話。
“周秘書,您說這個啊。”
丁浩笑了笑,很自然地接過了話頭:
“這叫地炕,我自己瞎琢磨改造的。”
何秀蘭一聽兒子說起這個,臉上的局促不安立馬被驕傲取代,
她連忙插話,語氣里滿是藏不住的炫耀。
“可不是瞎琢磨!這東西好用著呢!周同志你不知道,以前那老炕,一燒起來滿屋子都是煙,嗆得人直流眼淚。”
她比劃著,生動地描述著。
“現在這個,煙都從外頭煙囪走了,屋里干凈得很。
而且啊,特別暖和,我們家的溫度,比別人家要高出七八度呢!”
“不管外面多冷的天,這屋里啊,一點也不覺得冷!”
“有的時候,甚至還感覺有點熱呢!”
何秀蘭拉著周光明,讓他感受墻角的溫度。
“您摸摸,這墻根底下都是熱乎的!整個屋子都暖和,晚上睡覺腳再也不冰了。”
周光明聽得連連點頭,他蹲下身,用手觸摸著溫熱的青磚地面,
臉上的表情從好奇變成了驚訝,最后化為一絲震撼。
“把煙道鋪在地下,讓熱氣在整個地面下循環一圈再排出去?”
他到底是秘書出身,見多識廣,稍一思索就明白了其中的關竅。
“沒錯。”丁浩點頭承認。
“熱氣從下往上走,整個屋子都能均勻受熱,比單單一個土炕效果好得多,熱量也不容易浪費。”
“高!實在是高!”
周光明連連夸贊,站起身來,看向丁浩的表情徹底變了。
他由衷地贊嘆:
“我原以為城里單位的暖氣片就算先進了,沒想到在這小山村里,還能見到這么巧妙的設計。”
他感慨道:
“這東西要是能在北方農村推廣開,每年能給國家省下多少木材和煤炭?又能讓多少老百姓過個暖冬?丁浩同志,你這可不是小發明,這是大功勞啊!”
丁浩只是平靜地笑了笑:“就是為了讓我媽住得舒坦點,沒想那么多。”
他越是表現得云淡風輕,周光明心里就越是佩服。
這個年輕人,有一身驚世駭俗的醫術,卻甘于寂寞。
隨手一個改造,就解決了農村幾百年來的取暖難題,卻只說是為了孝敬母親。
這份才華,這份心性,絕非池中之物。
“小丁啊,這個……這個地炕,要花多少錢?能不能大面積推廣?”
周光明開口詢問。
要是能夠大面積的推廣起來,
那對于農村的老百姓來說,
絕對是大好事兒!
而且,
這也是一個功績啊!
丁浩笑著回應說道:“不難弄,材料就是些磚頭和泥,花不了幾個錢。原理也很簡單,能夠做普通炕的人,都可以做地炕!”
“那可太好了!”周光明一聽,不由興奮得說道:
“如此一來,就-->>可以進行大面積的推廣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