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陸搖沒有像往常一樣繼續下村調研。一方面,蘇倩倩尚未從縣城返回,鎮委和鎮政府的主要領導不能同時缺席,需要有人坐鎮處理日常事務。
另一方面,連續數日高強度的下鄉奔波,他自己雖然還能堅持,但跟隨的司機和車輛都需要休整緩沖。
工作之道,講究張弛有度。
他坐在鎮長辦公室里,梳理著連日來調研收集的資料和數據。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門被輕輕敲響。
“請進。”
門推開,鎮委專職副書記覃振華笑著走了進來:“陸鎮長,忙著呢?”
“覃書記,快請坐。”陸搖起身相迎,對于這位在鎮上工作多年、熟悉本地情況的老書記,他保持著應有的尊重。
兩人在沙發上坐下,寒暄幾句后,陸搖主動將話題引向正軌。他將一份初步整理成文的新竹鎮災后重建草案,遞給了覃振華。
“覃書記,你是老前輩,在鎮上工作多年,情況最熟悉。這是我根據這幾天調研思考,初步形成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想請你把把關,提提寶貴意見。”
陸搖語氣誠懇,“我打算在近期召開的鎮黨委擴大會議上,正式將這個方案提出來討論,爭取形成共識,上報縣委。”
他心中有自己的算計:通過黨委會的形式將方案公開化、程序化,形成集體決議的態勢,即便蘇倩倩內心反對,也要面臨集體的壓力。
她要么被迫同意,要么就必須拿出同樣有分量的替代方案,或者兌現她“去搞錢”的承諾。
無論如何,都能逼她為新竹鎮實實在在的做點事,而不是一味回避和拖延。
覃振華接過材料,推了推老花鏡,仔細地翻閱起來。起初他的表情還比較平靜,但隨著閱讀的深入,他的臉色逐漸變得凝重,眼神中透露出驚訝和越來越濃的贊賞。他時而點頭,時而陷入沉思。
足足看了二十多分鐘,覃振華才放下材料,長長地吁了一口氣,再看向陸搖時,目光已經充滿了毫不掩飾的欽佩和感慨:“陸鎮長!了不得!真是了不得啊!后生可畏!說實話,我在新竹鎮工作這么多年,經歷了這么多任領導,還是第一次看到如此系統、如此大膽、又如此切中要害的發展規劃!你這方案,要是真能實現,新竹鎮幾萬老百姓,都得給你磕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