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想法依舊帶著技術人員的單純與直接,試圖從技術層面解決問題。
朕微微頷首,心中已有決斷。
“北疆援兵之事,兵部與戶部會同內閣,三日內給朕拿出一個可行的方略,增兵數量可減,但精銳裝備必須保障。國庫空虛,加征賦稅不可取,厲妃所提鹽鐵茶革新,可令戶部牽頭,會同相關衙門,詳擬章程,逐步推行,以不引發大動蕩為前提。”
朕先定下了基調,既沒有完全采納厲欣怡的激進方案,也否定了維持原狀的保守想法。
隨即,朕看向厲欣怡和唐若雪,緩緩道:“至于‘黑油’……厲妃著眼長遠,其心可嘉。唐妃慮事周詳,其在理。”
朕停頓了一下,看著她們瞬間緊繃的神情,繼續道:“此事,便依唐妃之前所議,仍由格物院主導,進行小范圍、嚴格管控的研究。然,研究范圍,可稍作擴大,不僅限于提純應用,亦需包括其危害評估、防護之法,以及……尋找替代之物。所需資源,由內帑與戶部共同支應,厲妃麾下商號若有相關海外信息,需無條件配合格物院。”
這個決定,看似采納了唐若雪“穩妥為主”的意見,但實際上,朕默許了厲欣怡“深入研究”的主張,并將她的商業網絡納入了輔助體系,給了她參與其中的名分。同時,也肯定了陳芝兒“興利除弊”的技術思路。
既未偏袒任何一方,又推動了事情的進展。
厲欣怡眼中閃過一絲意外,隨即化為一種復雜的了然,微微躬身:“臣妾遵旨。”
唐若雪也垂下眼簾,輕聲道:“臣妾遵旨。”
她們都聽懂了朕的平衡之道。
“都退下吧。朕乏了。”朕揮了揮手,閉上了眼睛。
眾人行禮告退。
殿內重歸寂靜。朕知道,這只是暫時的平衡。厲欣怡不會放棄她認定的道路,唐若雪也會更加警惕任何可能破壞穩定的因素。而她們之間的張力,并不會因為朕的一次調和而消失。
朕摩挲著“無生令”,感受著體內緩慢恢復的力量。
帝心,需如深淵,難測其底。
唯有自身足夠強大,才能真正駕馭這艘巨輪,駛過前方的驚濤駭浪。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