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提著一大袋從常去的那家私房菜館打包的菜肴回到了出租屋。
剛回來,蘇妍循著味就湊了過來:“今天什么好日子啊?這么豐盛!”
“搞點夜宵,順便聊點事情。”我一邊開啤酒一邊說道。
林小雨也從房間出來,看到滿桌的菜,有點意外。
我們三人圍坐在小餐桌旁,氣氛輕松地吃著。
聊了些醫院的閑話后,我看時機差不多,便自然地切入正題。
“小雨,有件事想聽聽你的想法。”
“藥店那邊,我打算擴大規模,可能每天需要上百份的原料。黑順片這塊,一直是你堂叔在幫忙供應,不知道如果量大了,他那邊能不能跟上?”
林小雨聽了,認真地說:“這個我得打電話問問我堂叔才能確定。村后山雖然還能采到一些,但量確實說不好。”
“理解,野生藥材,越來越少了。”
蘇妍在一旁插話:“這東西那么搶手嗎?非得野生的?”
“功效不一樣,”我解釋道。
林小雨表示贊同:“我堂叔也常說,山里采的,和地里種的,是兩回事。我晚點就打電話跟他說說這個事。”
“麻煩你了,你跟你堂叔說,價格方面,只要品質跟現在一樣,我們可以再上浮一點,不能讓他吃虧。”
林小雨點點頭,拿出手機走到陽臺去打電話了。
蘇妍打趣問:“行啊你,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我笑了笑,沒回答她,要是能穩住現在的訂單,每個月的收入能達到十幾萬。
我也可以考慮買房的事情了。
隱約能聽到林小雨用家鄉方斷斷續續的交談聲。
過了一會兒,她拿著手機走回來,神色比剛才凝重了一些。
“怎么樣?”我問道。
“我跟堂叔說了,他說,光是他們一個村子后山,肯定供不上這么大的量。如果急要,他可以去鄰村相熟的采藥人那里收一些,暫時應應急。”
這算是個好消息,但顯然還有下文。我靜靜等著。
她果然繼續說道,“堂叔也說了,這周邊幾個山頭,野生的黑順片也就那些,年年采,數量其實是在減少的。”
“如果想長期、穩定地供應像你說的那么大的量,恐怕最終還是得考慮用人工種植的。”
人工種植,這四個字在我腦子里轉了一圈。
這確實是大多數中藥材規模化、商業化必然要走的路。
野生資源有限,且受政策、氣候影響太大,不確定性極高。
“堂叔有沒有說,人工種植的,藥效大概能保留幾成?”我問出了最核心的問題。
“他說,如果仿野生環境種植,不用太多化肥農藥,精心伺候著,大概能保留個七成左右的藥力。肯定比不上純野生的,但勝在量大、穩定。”林小雨如實轉達。
七成。我在心里權衡著。對于“固本回春湯”來說,黑順片是君藥,其藥效至關重要。
打了折扣的藥力,是否會影響湯劑的整體效果?顧客喝了之后反饋會不會變差?這些都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