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大龍縣招待所會議室。
來自市地質局、質監局、環保局等部門聯合勘測團的成員均已到位,濟濟一堂,氣氛專業嚴謹。工作組組長林筱鳴坐在主位,面色平靜地主持會議。副組長孫昊然和陸搖分坐兩側,形成了某種微妙的對抗格局。
孫昊然作為地質局代表和技術總負責,率先發,部署當天的勘察計劃。他拿著激光筆,指著投影幕布上的區域地圖,語氣沉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導向性:“……根據初步方案和安全性考量,今天上午,我們重點考察西山礦區外圍的地質穩定性,采集基礎巖樣和地表位移初值。下午,轉場至柳樹溝新規劃區進行初步踏勘,評估該區域未來建設的基底風險。所有人務必嚴格遵守安全規程,確保數據準確,人身安全第一!”
他刻意規避了報告中風險等級最高的“龍口峪”區域,甚至連提都沒提,意圖將團隊的注意力引向相對次要和安全的區域。
陸搖坐在對面,聽著孫昊然的安排,眉頭越皺越緊。西山外圍和柳樹溝?這些區域固然需要勘察,但絕非當前最緊急、最核心的目標!孫昊然這是在明目張膽地偷換概念,試圖拖延甚至模糊對真正致命風險的探查!
“孫局長,”陸搖的聲音打破了孫昊然話音落下后的短暫寂靜,“我認為這個計劃需要調整。根據我報告中明確指出的風險優先級,以及我們掌握的初步監測數據,龍口峪區域的地表位移速率異常顯著,巖體應力集中現象最為突出,歷史災害記錄也最為密集。它的風險等級是明確標紅的i級,極高風險。我認為,工作組應該優先集中力量,對龍口峪進行詳細勘察,獲取深部應力等關鍵數據。這才是對我們此行的目的、對可能受威脅的群眾生命安全最負責任的態度!”
一石激起千層浪。
會場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在陸搖和孫昊然之間來回掃視。幾個年輕的技術員屏住了呼吸,幾位來自其他部門的代表則面露驚訝和玩味。地質局內部的人員反應各異,有人低頭不語,有人則微微點頭表示認同。
孫昊然的臉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沉了下來,眼中閃過一絲被挑戰權威的慍怒。他強壓著火氣,用一種混合著“專業”和“關懷”的口吻反駁道:“陸科長!你的報告我們當然重視!但實地勘察不是紙上談兵,必須講究科學方法和循序漸進!西山外圍是進入核心礦區的門戶,其穩定性對整體評估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柳樹溝關系到縣里未來的發展布局,同樣不可忽視!而龍口峪情況極端復雜,危險性極高,需要更周密的準備和更完善的保障方案!我不能因為你的報告里強調了,就貿然把整個團隊置于不可控的巨大風險之中!這是對同志們生命安全極大的不負責任!”
“安全當然是第一位!”陸搖毫不退讓,“但正因為龍口峪風險最高,才更應該優先確認、優先評估!如果因為懼怕危險就回避核心問題,拖延對最關鍵區域的勘察,萬一在此期間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這個責任,誰來承擔?孫局長,你來承擔嗎?況且,我們此次攜帶的設備,包括深孔應力計、高精度位移監測系統,本就是為應對復雜高危環境配置的,完全有能力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對龍口峪進行關鍵數據采集!”
這時,地質局那位頭發花白、一向以技術過硬、作風嚴謹著稱的高級工程師王明遠,忍不住開口了。他推了推眼鏡,聲音不大卻很有分量:“孫局,陸科長的話……有道理。龍口峪確實是整個風險區的焦點和關鍵矛盾所在。早一點拿到那里的核心數據,尤其是深部應力數據和巖體內部結構數據,對于我們準確判斷整體風險等級、制定后續預案至關重要。我們帶的裝備和人員專業素質,足以支撐在采取嚴格安全措施的前提下,進行初步勘察。”
陸搖看向王明遠,心里感嘆老技術員的良知和對科學的尊重。
有人帶頭,另外兩名年輕的技術骨干也小聲附和:“是啊孫局,龍口峪的數據是繞不開的。”“先去外圍看看情況,總可以的。”
孫昊然看著團隊內部出現的明顯分歧,尤其是王工這個在局內技術層面頗有威望的人都站了出來支持陸搖,心中又驚又怒。他深知再強行壓制只會顯得自己心虛且專橫。他臉色變幻了幾下,最終故作大度地揮了揮手,語氣卻帶著一絲僵硬:“好了!既然陸科長和王工都堅持,那我們就調整一下計劃!上午先去龍口峪……外圍!進行初步勘察!但是!”他猛地加重語氣,目光嚴厲地掃過所有人,“所有人都必須絕對聽從我的現場指揮!沒有我的明確指令,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接近或進入標識出的核心危險區!尤其是那些有明顯活動裂縫、塌陷跡象的區域!安全紅線,誰碰誰負責!聽懂了嗎?!”
“明白!”王明遠率先應道,其他技術人員也紛紛點頭。
林筱鳴見雙方爭執后總算達成了表面的一致,便拍板道:“好,那就按調整后的方案執行。孫局長,陸科長,現場就交給你們了,務必注意安全。”他沒有選擇親臨現場,而是坐鎮后方協調。
車隊朝著龍口峪進發。
越靠近目的地,窗外的景象越發觸目驚心。巨大的礦坑如同被巨斧劈開的大地傷口,裸露著灰黑、慘白、銹紅色的巖層,植被稀疏,到處是滑坡后留下的新鮮創面和散落的巨大滾石。幾條深不見底、寬窄不一的裂縫,如同猙獰的巨蟒,盤踞在山體之上。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粉塵和一種若有若無的硫磺味,非常安靜,千山鳥飛絕。
車隊在距離礦坑邊緣尚有數百米的一處相對平坦的區域停下。眾人下車,望著眼前的景象,無不感到一種發自心底的震撼和寒意。幾個年輕技術員的臉上已露出了明顯的懼色。
“所有人注意!保持安全距離!禁止靠近邊緣!”孫昊然大聲下令,再次強調,“王工,你帶一組,在劃定的安全區域內,架設地表位移監測點,采集巖體樣本!小李,帶無人機組,進行高空航拍,獲取宏觀地貌和裂縫分布詳圖!動作要快!”
他再-->>次將活動范圍嚴格限制在“安全區域”。
王明遠皺了皺眉,在這種區域,能檢測到什么數據,但還是依令行事,帶著技術人員開始工作。他們選擇了幾處相對穩定、遠離主裂縫的坡面,架設自動監測儀,小心翼翼地用地質錘采集巖石樣本。
陸搖不是專業人士,他只是監督的,就沒有參與這些外圍工作。他獨自走到一處地勢稍高的觀測點,舉起高倍望遠鏡,仔細觀察著礦坑深處和那些令人心悸的巨大裂縫。鏡筒緩緩移動,裂縫邊緣不時有細小的碎石簌簌滑落,一些巖體呈現出明顯的扭曲和錯位跡象。忽然,他的鏡頭定格在礦坑底部靠近山體的陰影處——那里似乎有微弱的機械轟鳴聲傳來,甚至隱約能看到幾個模糊的人影在晃動!
難道……在這種極端風險預警下,還有人在偷偷開采?!
陸搖心生警惕,立刻掏出手機,調整到最高變焦,對著那個可疑區域連續拍攝取證。就在這時,一個帶著假笑的聲音在他身后響起:
“陸科長,看得這么仔細,是發現什么寶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