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椅上的天子趙允慈,今日卻一反常態,并未先論國事,而是目光沉靜地掃過階下百官。
殿內氣氛微妙,眾臣皆在揣測圣意。
“眾卿,”趙允慈緩緩開口,聲音清晰地傳遍大殿,“朕今日,欲立后。”
滿朝文武頓時一片嘩然,交頭接耳之聲四起。
立后乃國之大事,關乎國本,可事先竟無半點風聲透出,皇上這是看中了哪家的貴女?
幾位有適齡女兒的重臣,心中更是百轉千回,既有期待,亦有不安。
“不知陛下屬意哪家千金?”一位老臣按捺不住,率先出列詢問道。
趙允慈的視線落在他身上,淡淡道:“朕欲立為皇后之人,并非出身名門。”
不是名門?
眾臣更是驚疑不定。
“朕當年為僧,曾于危難之際,遇一女子相救。”趙允慈的聲音帶著幾分追憶。
“彼時朕身無長物,處境艱難,是她不計回報,贈衣食,施援手,方使朕得以度過難關。”
“此女蕙質蘭心,品性純良,于朕有救命之恩,更有相濡以沫之情……”
“朕意已決,立其為后,以報其恩,以慰朕心。”
話音落下,朝堂之上,瞬間靜得落針可聞。
片刻之后,反對之聲如潮水般涌來。
“陛下,萬萬不可!”太傅顫顫巍巍地站了出來,老淚縱橫,“皇后乃國母,需母儀天下,統領后宮。一介民女,如何能擔此重任?”
“太傅所極是!”吏部尚書緊跟著出列,“自古以來,皇后皆出自世家大族,知書達理,身份尊貴。”
“若立一村婦為后,豈不令天下人恥笑我東晉無人?”
“請陛下三思!”
“請陛下另擇賢良!”
一時間,殿內跪倒一片,皆是反對之聲。
他們并非質疑那女子的品性,而是深知,一個毫無根基、不懂朝堂規矩的平民女子,根本無法在波詭云譎的后宮立足。
更遑論輔佐君王,穩定江山。
趙允慈的面色一點點沉了下去,龍袍下的手指微微收緊。
他知道會有人反對,卻未料到阻力如此之大。
就在這劍拔弩張之際,一個沉穩的聲音響起。
“陛下圣明。”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新晉的鎮國公顧君澤,緩步從武將之列走出。
他身姿挺拔,面容冷峻,目光平靜地掃過那些跪地不起的官員。
“鎮國公,你……”太傅愕然。
顧君澤并未理會,徑直走到殿中,對著趙允慈一揖。
“陛下所之女子,臣亦曾有耳聞。其品性高潔,心地善良,于陛下有大恩,確是難得的賢良女子。”
他頓了頓,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
“不瞞諸位,此女,亦是臣的義妹。”
義妹?
鎮國公的義妹!
這個消息,比皇上要立一介民女為后,還要讓眾臣震驚。
誰人不知,顧君澤如今圣眷正隆,手握重兵,權傾朝野。
他的義妹,身份地位,豈是尋常民女可比?
那些原本慷慨陳詞的官員,此刻都有些傻眼,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接話。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