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字號旗艦店開業的轟動效應,在京城持續發酵。
王府井大街上,那家裝修得既古典又現代的店鋪,儼然成了新的地標。
每天都有無數人慕名而來,即便買不起那標價上萬美金的旗袍,也想隔著玻璃櫥窗,一睹“千面觀音”的風采。
四合院里,柳如霜和孫小梅兩個小財迷,正頭對頭地趴在石桌上,一張張地數著那些嶄新的美金,嘴里還念念有詞。
“一張,兩張……姐夫,這錢摸著的手感,跟咱們的人民幣就是不一樣,又滑又挺!”孫小梅拿起一張百元大鈔,放在鼻子下聞了聞,“還有一股怪好聞的味兒。”
柳如霜把一疊報紙攤開,指著上面的大標題,興奮地念道:“你看你看,‘東方神韻驚艷京城,‘雪’字號引領時尚新浪潮’!還有這個,‘一個年輕人的商業傳奇’!姐夫,你現在可是大名人了!”
葉凡正拿著一把大蒲扇,給躺在藤椅上小憩的柳如雪扇風,聞只是笑了笑,沒說話。
他更喜歡看妻子安然熟睡的側臉,那比任何報紙上的贊譽,都讓他心安。
就在這時,秦武從外面走了進來,神色有些微妙。
“老弟,門口來了個客人,說是紅都制衣廠新上任的廠長,叫張衛民,指名要見你。”
院子里嘰嘰喳喳的聲音瞬間一停。柳如霜和孫小梅對視一眼,都想起了之前那個處處使絆子的錢衛國,小臉上頓時寫滿了警惕。
葉凡將蒲扇輕輕放在柳如雪身上,起身道:“讓他進來吧。”
張衛民約莫三十多歲,戴著一副黑框眼鏡,穿著一身半舊的藍色工裝,洗得發白,但很干凈。
他手里提著一個網兜,里面裝著兩瓶罐頭和一些水果,看上去有些局促,但眼神很真誠。
他一進院子,先是看到了藤椅上熟睡的柳如雪,立刻放輕了腳步,然后才走到葉凡面前,有些不好意思地把網兜遞了過去。
“葉先生,冒昧來訪,實在抱歉。我……我叫張衛民,剛接手紅都,廠里情況一團糟,我是特地來向您取經的。”
他的姿態放得很低,沒有半分國營大廠廠長的架子。
葉凡打量了他一眼,沒接他的東西,只是指了指石凳。“張廠長,坐。”
葉凡親自給他倒了杯茶。“取經談不上,互相交流吧。”
張衛民捧著茶杯,手心都在冒汗。他一口氣將廠里積壓的問題,從設備老化、思想僵化到庫存積壓,竹筒倒豆子般全說了出來,最后,他看著葉凡,眼神里滿是懇切。
“葉先生,我知道,以前紅都的錢衛國……得罪了您。但我今天來,是真心想為廠里幾百號工人找出路。我知道‘雪’字號走的是高端路線,我們紅都高攀不上。我就是想問問您,像我們這樣的老國企,到底還有沒有活路?”
葉凡靜靜地聽著,沒有打斷他。等他說完,才慢悠悠地開口:“張廠長,你覺得,紅都最大的優勢是什么?”
張衛民一愣,想了想,答道:“人多,設備雖然老,但規模大,能批量生產。”
“這既是優勢,也是劣勢。”葉凡一針見血,“人多,意味著成本高,包袱重。規模大,意味著船大難掉頭。”
張衛民的臉上露出一絲苦澀,這些他何嘗不知道。
葉凡話鋒一轉:“但如果,這艘大船,有了一張準確的航海圖呢?”
張衛民的眼睛瞬間亮了。“葉先生,您的意思是?”
“‘雪’字號,是藝術品,是‘雪’的靈魂,它注定屬于少數人。”葉凡看著他,目光深邃,“但華夏,有億萬普通人,她們也愛美,也需要得體漂亮的衣服。這片市場,比王府井大得多。”
“我有一個想法。”葉凡身體微微前傾,一股強大的氣場籠罩了張衛民,“‘雪’字號,與紅都制衣廠,成立一個合資的子品牌。”
“子品牌?”張衛民徹底懵了,這個詞他聽都沒聽過。
“沒錯。”葉凡的手指在石桌上輕輕敲擊著,“這個新品牌,定位中端市場。由我方,提供全部的設計圖紙、品牌策劃和銷售渠道。由你方,也就是紅都,負責生產制造。”
“我們,共同持股,利潤分成。我保證,紅都廠工人的待遇,至少比現在翻一番。你們生產出來的,不再是積壓在倉庫的舊貨,而是能真正走向全國,甚至全世界的,新國貨。”
張衛民聽得目瞪口呆,手里的茶杯都忘了放下。
合資?子品牌?利潤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