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龍的聲音,還在空曠的大禮堂里,回蕩。
他沒有給臺下任何人,留下任何思考和議論的余地。
他正式開始了他的闡述。
他的講述,沒有遵循任何學術的范式,沒有引用任何高深的理論。
那更像是一場,一個老兵,對自己半生戎馬生涯的,一次充滿了血與火的,激情澎湃的回望。
“什么是亮劍精神?”
他自問自答,聲音,越來越高亢。
“就是我們這支軍隊的軍魂!是我李云龍,帶出來的兵的,魂!”
“當年,我們獨立團在俞家嶺,被鬼子兩個聯隊,將近八千人,死死地圍住。我們全團,不到一千人。裝備,更是差得沒法提。那個時候,要是按照某些人的‘理論’,我們是不是就該繳槍投降,或者等著被人家全殲?”
天幕之上,畫面,隨著他的講述,開始瘋狂地,閃回。
那是在俞家嶺,被炮火染成黑色的陣地上。
張大彪,光著膀子,揮舞著大刀,帶著一營的弟兄們,一次又一次地,迎著鬼子的刺刀,沖了上去。
“我們沒有!我們不僅沒有投降,我們還硬是從鬼子的包圍圈里,殺出了一條血路!”
“我們獨立團,就像一群餓狼。哪怕是面對獅子,我們也敢從它的身上,撕下一塊肉來!”
畫面切換。
那是李家坡那片,陡峭的,近乎九十度的懸崖。
獨立團的戰士們,嘴里咬著刺刀,用綁腿,一個接一個地,連接在一起,像一條人肉的蜈蚣,從懸崖上,悄無聲息地,爬了下去。
“我們打李家坡,面對山崎大隊固守的,如同鐵桶一般的工事。我們有重炮嗎?沒有!我們有飛機嗎?更沒有!我們有的,就是一腔子血勇,和那挖土不止的決心!”
“我們用最原始的,土工作業的方式,硬是把坑道,挖到了鬼子的眼皮子底下!然后,幾百顆手榴彈,一起招呼!把他們,連人帶工事,全都送上了天!”
李云龍越說越激動,他的臉,因為激動而漲得通紅。
他的講述,不再需要任何的稿子。
那些早已刻在他骨子里的記憶,就是他最好的講稿。
他講到了平安縣城,講到了為秀芹報仇,他一聲令下,意大利炮的怒吼,響徹云霄。
他講到了趙家峪,講到了騎兵連,孫德勝,那一聲“騎兵連,進攻”的,最后的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