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依袁公。”
他最終點頭,隨即下令全軍暫緩行進,同時暗中命弓弩手埋伏兩翼,箭矢悄然搭上弓弦。
不過半炷香工夫,兩軍已在關前曠野相遇。
馬蹄揚起的塵土尚未落定,守軍陣中已有一將策馬而出。
但見他身著銀鱗細甲,甲片在暮色中泛著冷光;外罩的素白戰袍隨風獵作響,袍角用銀線繡著的云紋若隱若現。
頭頂銀冠束起墨發,幾縷發絲垂落額前,更襯得他面如冠玉。
他掌中那桿亮銀槍斜指地面,槍尖點地三分,赤紅槍纓如烈焰在晚風中翻飛。
白袍戰將靜立陣前,身形挺拔如青松立于崖邊,自有一股凜然不可犯的氣度。
讓人見了,就不由得感慨一句,好一員勇將!
白袍小將,正是聽聞獻帝逃離長安后,從河內郡晝夜兼程趕來阻截的趙云。
趙云目光如電,掃過西涼軍陣,聲音清越如寒玉相擊:
“馬超、袁隗!爾等劫持圣駕,形同謀逆!可知這是誅九族的大罪?此刻下馬受降,尚可保全親族;若執迷不悟,休怪槍下無情!”
聞,馬超,袁隗對視一眼。
袁隗不慌不忙地驅馬上前,在距趙云十步之遙處勒馬,拱手行了一禮:
“趙將軍,老夫對你有些印象。”
“你非西涼舊部,昔日呂布大破聯軍,你從公孫瓚帳下轉投呂布,實為明珠暗投!”
“眼下劫持圣駕乃是董賊掩人耳目的說法,我等行為,實為護駕東歸,保護陛下脫離那董賊掌控!”
“此乃陛下親旨,趙將軍若執意阻攔圣駕,助紂為虐,才是真謀逆!”
袁隗話音一頓,繼續沉聲開口:“這些年來,天下苦董賊久矣!各地百姓流離失所,朝中忠良慘遭屠戮。”
“將軍這般英雄,難道真要為了那董賊而負漢室?負陛下?眼下時機已至,將軍何不棄暗投明?”
“待他日諸侯共奉天子,重整山河,將軍必當名垂青史!反之,若是將軍執迷不悟,那可便成了千古罪人了!”
聞,趙云沉默了片刻,半晌之后才緩緩開口。
“昔日,溫侯勸降我時,我本欲死節,不降董,呂二人。”
聽見這話,趙云身旁西涼諸將臉色一變,袁隗則是眼中一喜。
只聽得趙云繼續開口:
“但那時,溫侯遣人對我說,我可‘降漢不降呂’,降的是漢帝,而非董卓呂布二人。效忠的是漢室天下,而非某一個人……”
趙云抬眸,看著近在眼前的天子,他握槍的五指不覺收緊,骨節因用力而泛白。
袁隗見狀,眼中喜色更甚,連忙開口:“好!早聞趙將軍忠義無雙!”
“既然當初將軍并未歸順呂布,只是‘降漢不降呂’,眼下陛下在此,正是將軍報效之時!”
聞,趙云身后,身旁的西涼副將聞抽出腰間佩刀,朝著趙云厲聲喝道:
“趙云!溫侯待你不薄,賜你良馬寶劍,公孫瓚麾下不過伯長的你現在是統兵鎮守一城的將軍!”
“現在,你也要學那馬超叛主?”
此一出,西涼將士紛紛怒目而視,手中刀劍半出鞘,寒光在趙云身后中連成一片!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