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宇宙。
距離地球約1光年外的奧爾特星云。
如果把太陽比喻成一個雞蛋的蛋黃,那奧爾特云就是包裹太陽的蛋殼。
有人說奧爾特星云是防止外星人入侵,保護太陽系的天然屏障。
也有人說這里是一道難以逾越的牢籠。
關于博爾特云的起源,普遍的一種說法是,50億年前形成太陽及行星的星云殘余物。
因為距離太過遙遠,受到的引力弱,故而凝聚不成大型天體。
最終,才形成一個好似蛋殼的包裹物。
奧爾特星云的云團中有超過一千億顆彗星。
這些彗星時不時就會被太陽的引力所吸引,墜入太陽。
成為太陽的一部分。
專注于研究奧爾特云的科學家們曾統計過,上億年來,劃過地球的彗星數量很穩定。
科學家通過模擬測試,猜測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源,是在奧爾特云中有一個隱藏的巨大天體。
其內環猶如一個“水庫”,源源不斷的為外環提供新的彗星。
當部分彗星被太陽的引力吸引時,便會有新的彗星填補空缺的位置。
這個隱藏彗星群中的巨大天體,極有可能是人類苦苦尋找的第九行星。
漫長的歲月里。
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只有地球誕生出了生命。
而這些生命中的,誕生出了大量修士。
擁有元嬰之上修為的修士,便能夠憑借元氣做到“不死不滅”。
從而在星空宇宙中橫渡。
然而。
只要踏入過星空的修士便會發現,他們引以為傲的元氣,并不是由自身的元嬰所誕生。
元氣,來源于地球。
脫離地球之后,元氣便會無法補充。
元氣一旦耗盡,且沒有第一時間回到地球,那么等待這些修士的,就是死在各種恐怖的宇宙輻射之下。
歷史上,有許多修士都前往過太空,有些膽子小的回來了。
而那些膽子大的,卻死在了外邊。
對于這些死在外邊的修士,其余人還給他們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
“迷失星空”。
迷失,就是代表著永遠也回不來了。
但,
歷史中總是有一些佼佼者。
就有修士踏足了,金星,之后又有修士踏足了火星。
而更遙遠的木星,也曾有人涉足。
盡管各大行星的方位不同,但是修士卻一次次努力刷新了最遠距離,并成功返回地球。
是至今能夠人類能夠接觸到的最遠距離。
至于后現代發射的星空探測器,且不說速度與能源問題,這些探測器就像那些“迷失星空”修士一樣,永遠也無法返回。
至于為何修士們會如同飛蛾撲火般不斷深入星空宇宙。
那就得從一段話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