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勢竟然惡化至此。
“亂臣賊子。”太子怒斥。
三皇子冷哼一聲:“所以,皇兄以為此刻你還能安穩入主皇宮嗎?
恐怕還未到宮門便已身首異處。”
他看向陸丞:“陸師傅,如今局面,你以為該如何?”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陸丞身上。
陸丞心念電轉。
二皇子暴戾,五皇子陰鷙,若讓他們任何一人得勢,絕非國家之福。
三皇子雖也有野心,但至少表面還維持著禮法規矩。
“當務之急是平息內亂迎回太子,正位東宮。”
陸丞斬釘截鐵,“請三殿下以大局為重即刻發兵,平定二皇子、五皇子之亂,護衛太子入宮。”
三皇子盯著陸丞,似乎在權衡利弊。
發兵平亂名正順可收攬人心,但風險也大。
“殿下。”
一名老成謀士低聲道,“陸丞之乃正道。
若能平定叛亂護衛太子,殿下便是擎天保駕之功。
屆時人心所向啊。”
這話暗示,只要掌握了太子將來未必不能。
三皇子眼中精光一閃,終于下定決心:“好。
就依陸師傅之。”
他站起身朗聲道:“傳令。
點齊兵馬隨本王入宮平亂護衛太子。”
“是。”
三皇子府中兵馬迅速集結。
太子、陸丞、沈追等人在三皇子保護下一同前往皇宮。
此時的皇宮已淪為戰場。
二皇子周琮的府兵與宮內侍衛、以及五皇子周璜安排的兵馬正在宮城內激烈廝殺,血流成河。
三皇子兵馬一到,立刻加入戰團。
三方混戰局面更加混亂。
陸丞與太子被安置在相對安全的后殿。
聽著外面震天的殺聲,太子面無人色瑟瑟發抖。
“陸師傅,我們能贏嗎?”
“殿下放心,邪不勝正。”陸丞安慰道,心中卻也無底。
這場兄弟相殘的慘劇,最終會以何種方式收場?
戰斗持續了整整一夜。黎明時分,喊殺聲漸漸平息。
一名滿身浴血的將領入內稟報:“殿下,二皇子伏誅。
五皇子五皇子帶著殘部退守玄武門負隅頑抗。”
二皇子死了。
五皇子被困。
三皇子周瑯走入后殿,雖然甲胄染血卻意氣風發。
“皇兄,亂黨即將肅清請隨臣弟移駕太極殿主持大局。”
他對著太子拱手,語氣卻帶著不容置疑。
太子看向陸丞。
陸丞知道三皇子這是要挾太子以令諸侯了。
但眼下似乎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一行人來到太極殿。
殿內一片狼藉,顯然經歷過戰斗。
三皇子命人簡單收拾,請太子坐上龍椅旁側的座位。
自己則立于丹陛之下開始發號施令,儼然攝政王姿態。
“報。”一名哨探飛奔入殿,“五皇子在玄武門懸梁自盡了。”
五皇子也死了。
至此有能力爭奪皇位的皇子,只剩下太子和三皇子了。
殿內氣氛瞬間變得微妙。
三皇子麾下的將領謀士,目光灼灼地看向太子,又看向三皇子。
太子感受到那無形的壓力,身體微微顫抖。
陸丞心中嘆息。
他知道最關鍵的時刻到了。
三皇子緩緩轉身面向太子。
臉上帶著一種復雜的表情,有野心有得意,或許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愧疚。
“皇兄,”他開口,聲音在大殿中回蕩,“亂臣賊子已然伏誅。
國不可一日無君。
皇兄仁厚,然經此大變恐心神受損,難以負荷國事之重。
為了大周江山,臣弟愿效仿周公輔佐皇兄共渡時艱。”
他終究沒有公然廢黜太子,而是選擇了輔政。
但這輔政之下,皇權誰屬不自明。
太子臉色慘白嘴唇哆嗦著,說不出話。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太子,等待他的回應。
就在這時,殿外突然傳來一個蒼老而威嚴的聲音:
“誰說太子不堪負荷國事?”
眾人皆驚,循聲望去。
只見殿門口,在內衛的簇擁下。
一位身著鳳冠霞帔面容憔悴卻目光如電的老婦人,緩緩走入大殿。
竟是久居深宮不同政事的太后。
皇帝的嫡母太子的親祖母。
太后怎么來了?
而且是在這個關鍵時刻。
三皇子臉色驟變,連忙躬身:“孫兒參見皇祖母。”
殿內眾人也慌忙跪倒。
太后沒有理會三皇子,徑直走到太子面前。
看著嚇得魂不附體的孫子,眼中閃過一絲痛心隨即轉為堅定。
她轉身面向眾人,朗聲道:“皇帝駕崩舉國同悲。
國賴長君太子周瑛乃先帝嫡子,仁孝聰慧名正順,當繼承大統。
哀家在此看誰敢有異議?”
太后積威已久此刻挺身而出,一番話語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三皇子及其黨羽面面相覷,不敢出聲。
太后的出現完全打亂了他們的計劃。
陸丞見狀,立刻率先跪倒高呼:“臣陸丞,恭請太子殿下繼皇帝位。”
沈追等內衛,以及部分原本持觀望態度的官員,也紛紛跪倒:“臣等恭請太子殿下繼位。”
聲音匯聚成流,大勢已成。
三皇子看著跪倒的眾人。
又看看面無表情的太后,知道事不可為。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跪倒在地:“臣周瑯,恭請皇兄繼皇帝位。”
最終,在太后的強力干預和陸丞等人的支持下,太子周瑛有驚無險地登上了皇位,是為周惠帝。
三皇子周瑯被封為攝政王,與幾位輔政大臣共同處理朝政但權力受到制約。
一場慘烈的奪嫡風波,暫時落下帷幕。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封賞功臣。
陸丞因護駕有功官復原職,仍任戶部尚書入閣辦事。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