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中秋,甄家庭院里有棵桂花樹,開滿了金黃色的桂花,香氣四溢,甄玉蘅晚上睡覺時候都能聞到。
這日天氣好,她和曉蘭打算采桂花。樹下鋪了一層布,甄玉蘅爬到樹干上搖晃,樹枝一顫,桂花撲簌簌地往下掉,落得曉蘭頭上都是,甄玉蘅在樹上笑,搖得更賣力,惹了一身的桂香。
桂花收了好幾罐,做桂花糕或是釀桂花酒都是極好的,兩個人在家里忙活,從來不覺得這里的生活單調。
晌午剛吃過飯,紀夫人提著一籃子石榴過來了。
“家里那棵石榴樹結了好多石榴,我給你送幾個來。”
甄玉蘅笑盈盈地道謝,接過籃子將人請進屋,給人倒茶喝。
紀夫人喝過一口茶,滿臉喜色地說:“我和紀伯父要出趟院門,我院子里種了點菜,這一走沒法兒料理了,想著把家門鑰匙給你,你得閑了隔三差五地去幫我澆澆菜。”
甄玉蘅立刻應下,“伯母放心吧,我幫你看著。不過你和伯父是要去哪兒啊?”
“去京城。”紀夫人一說就樂,“這少卿走了都快兩年了,一直沒時間回來,我和你伯父就商議著去京城看看他,趕上中秋湊個團圓。”
甄玉蘅點點頭,“這是好事,少卿見著您二老,肯定高興。”
紀夫人開玩笑道:“那臭小子一直在外忙叨,怕是把他爹娘都忘了呢。”
甄玉蘅笑而不語,她其實都不太想提紀少卿,當初離京,紀少卿在太子面前多嘴,差點害得她走不了,這事她到現在還有些怨氣呢。
紀夫人又說:“哎,你要是一個人待在越州嫌冷清,不如跟我們一塊去京城?”
甄玉蘅微微一愣。
京城……她已經離開快半年了,走的時候就沒想過再回去。
回去又去哪兒,要見誰?
怕是無地可去,也無人可念,沒意思。
甄玉蘅搖搖頭,“我就不去了。你和伯父去了,讓少卿帶你們好好逛逛,我還得留意著生意上的事,京里下來的欽差大臣過些日子就要到越州了,譚紹寧說想爭取爭取找找門路,讓我們的茶葉能上貢品名錄。”
“是,這也是正經事。”
紀夫人笑笑,有些欲又止,又喝了口茶,這才猶猶豫豫地開口道:“玉蘅吶,你和那譚公子……是不是有事啊?”
甄玉蘅正在喝茶,聽了這話,差點被嗆著,她哭笑不得地說:“沒有!我和他平日是有些往來,不過就是為了一起賺錢嘛,伯母你可別多想。”
“哎呀,你不知道,這鄰里間已經有些閑話了,咱們這兒地方小,芝麻大點事兒都能傳遍四鄰。”
甄玉蘅心里有些無奈,她和譚紹寧才見過幾次面,就能讓人這樣編排,難怪說女人不能拋頭露面做生意呢,看見個女人跟男的說句話,就有鋪天蓋地的閑碎語。
“要是有人說,也不怕他們說,彼此都沒有家室,就算真有什么接觸,那也礙不著什么事。但是我就是怕你跟那譚紹寧真的有事,那譚紹寧人雖不錯,卻克妻呀。”
甄玉蘅失笑道:“伯母別擔心我了,他就算真克妻,也克不著我,我跟他真沒事。”
“沒事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