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配比。”
“你以前配藥,都是憑感覺,對不對?現在,我們需要找到威力最大的那個比例。”
“你可以分組對比。”
他對著一臉茫然的工匠,詳細解釋道:
“比如,我們先配出三種不同比例的火藥。第一組,硝石六份,硫磺兩份,木炭兩份。第二組,硝石五份,硫磺三份,木炭兩份。第三組,硝石七份,硫磺兩份,木炭一份”
“分別引爆等量的這三種火藥,仔細觀察記錄,看哪一種爆炸后的威力最大,聲勢最響,留下的坑最深。將那種比例記錄下來。”
“接著,再在這種最優比例的基礎上,進行更細微的調整,不斷地嘗試,不斷地記錄,直到找出那個最完美的、威力最大的黃金比例。”
這種系統化的實驗思路,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有一些超前。
余宇澄和湯仁牧站在一旁仔細聽著,臉上漸漸浮現出驚訝之色。
“陳將軍,你在故事里講的那個‘大炮’,難道就是用這火藥制成的?”余宇澄問道。
“不錯。”
陳木點點頭,“這只是我的一些構想,還需要時間來慢慢研究。”
“真是匪夷所思”
余宇澄贊嘆道,“我本以為陳將軍你文武雙全,已是世間罕有,沒想到,你竟還精通這等格物雜學。”
“以前曾在某本古書上看過。”
陳木隨口道,免于解釋自己的知識從何而來。
“古書?”
張師傅和那煙花匠十分好奇,“不知是何等奇書,竟記載著這等學問?”
陳木想了想。
緩緩吐出幾個字:
“高中化學。”
火藥的改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