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他婆娘燒了三個黑面饃饃,一家人一聲不響地吃了。
吃完,王二麻子當著全家的面,從破席子底下摸出一個用布包了好幾層的布包。
他一層一層地解開,里面是十一塊三毛五分錢。
這是他們家存了快五年的全部積蓄。
“當家的,你……”婆娘的眼圈紅了。
王二麻子把錢塞進懷里:
“俺也去!俺不能讓娃兒們一輩子跟著俺在這土里刨食!”
三天后,王二麻子揣著全家的希望,和他一生中見過最大的一筆錢,擠上了南下的綠皮火車。
……
江南省,海州光明紡織廠。
王二麻子第一次見到這種地方。
廠區大得望不到頭,一排排嶄新高大的紅磚廠房整齊排列,廠房里伸出的煙囪冒著白色的蒸汽,把天都染上了一層水汽。
最讓他震撼的,是廠房里的聲音。
上千臺紡織機同時開動,那聲音震耳欲聾。
機器轉動著,成千上萬根線飛速穿梭,白花花的棉布就從機器的另一頭源源不斷地吐出來,堆得像一座座小山。
他的工作和他堂哥說的一樣,簡單。
就是負責把空的線錠從機器上取下來,再換上裝滿線的線錠。
一開始手腳不利索,手忙腳亂,十個指頭都被機器磨出了血口子。
可這里的工友,沒人笑話他,車間里的老師傅,手把手教他怎么才能又快又不傷手。
到了飯點,食堂打飯的窗口排著長長的隊。
他親眼看著師傅傅用大鐵勺,把一勺勺冒著油光的紅燒肉狠狠地扣在工人們的飯盒里。
肉的香味沖進他的鼻子里,讓他肚里的饞蟲全活了過來。
他生平第一次知道,原來菜里面可以放這么多油。
第一個月發工資的日子,王二麻子一輩子都忘不了。
車間會計在一個小桌子后頭,喊著每個人的名字。
喊到王大力時,他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這是他進廠時自己報上去的大名。
王二麻子是小名,他覺得叫大名有勁。
他走過去,會計抬頭看了他一眼,從一沓厚厚的大團結里抽出三張,又從另一沓零錢里點了兩塊,遞給他。
“王大力,試用期工資,三十二塊,拿好點清楚。”
那嶄新的人民幣,拿在手里又硬又挺。
他反復數了三遍,真的是三十二塊,一張不少,一毛不差。
他的手又開始抖了,比那天收到信時抖得還厲害。
三十多天的汗水,換來的就是這實實在在的錢。
不像在地里,你看天吃飯,辛苦一年最后可能顆粒無收。
他當即就跑去郵局,把二十五塊錢匯給了老家的婆娘。
他握著筆,想寫點什么,卻一個字都寫不出來,最后只在匯款單的附上,費勁地畫了一個笑臉。
剩下的七塊錢,他去了一趟海州市新建的百貨大樓。
那地方亮堂得晃眼,玻璃柜臺里擺著的東西,讓他眼花繚亂。
以前在鄉下供銷社,拿著布票、糖票、肥皂票,還要看售貨員臉色的東西,在這里,就大大方方地擺著,只要有錢就能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