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上隨處可見散亂的圖紙、空的咖啡杯和吃了一半的三明治。
二十四小時三班倒的輪班制早已被廢棄,現在所有人都在這里連軸轉了超過七十二個小時。
沒人抱怨,因為失敗的恥辱和高層的壓力,在每個人背后狠狠抽打。
一名漢斯貓化學家,小心翼翼地將最后一片新材料貼片覆蓋在模型的機翼前緣。
貼片呈深灰色,表面密布著肉眼難辨的微小金字塔結構。
他后退兩步,對著控制臺前的鷹醬雷達專家比了一個完成的手勢。
鷹醬專家深吸一口氣,按下了操作臺上的一個紅色按鈕。
房間一側,一部經過特殊改裝的apg-63雷達波發射器開始運轉,一道人眼看不見的高頻電磁波,筆直地射向遠處的那個f-15戰斗機模型。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盯著旁邊巨大的主顯示屏。
屏幕上,代表f-15模型的那個光點原本清晰明亮。
可在雷達波束照射到模型的瞬間,奇跡發生了。
那個明亮的光點,陡然一暗,尺寸劇烈縮小了將近一半,并且還在不斷地微弱閃爍,仿佛隨時會消失在雷達背景的雜波里。
“成功了!”鷹醬專家猛地一拍桌子,從座位上跳了起來!
他指著屏幕上的數據流:
“看這里!雷達反射截面積,從五平米,銳減到了不足三平米!衰減效率超過百分之四十!”
“我的上帝……”旁邊的高盧雞工程師湊過來,扶著眼鏡仔細看著那行數據,喃喃自語:
“這是雷達上的淡出效果!它能極大縮短被發現的距離,壓縮對方的反應時間!”
有了它,殲-10那套a導b射數據鏈的威力,將大打折扣!
一個突破口被打開,緊接著就是第二個。
美洲內陸,白沙導彈靶場。
一聲巨響,一枚造型迥異于麻雀導彈的全新空空導彈,從一架f-15的機腹掛架上呼嘯而出。
它的彈體更粗壯,沒有麻雀那標志性的三角形彈翼。
指揮中心里,一名項目總師緊緊盯著屏幕。
只見那架f-15在發射導彈后,沒有像引導麻雀導彈那樣保持航線和雷達照射,而是立刻做了一個利落的桶滾機動,飛快脫離了發射區域。
那枚剛發射出去的導彈,則像一頭被激活的獵豹,頭部內置的微型雷達開始獨立工作,在天空中自行搜索目標,精準地撲向遠處那架作為靶子的無人機。
數秒后,靶機在空中爆成一團絢爛的煙火。
整個指揮中心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歡呼聲。
項目總師抓起面前的通訊器,激動地向上級匯報:
“代號ai-120項目,發射后不管能力測試,圓滿成功!”
發射后不管!
這五個字的分量,足以壓垮當時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空軍!
這意味著,飛行員發射導彈后,就可以立刻規避,極大地提升了生存率。
這意味著,一架戰斗機可以在短時間內,同時攻擊數個目標。
這意味著,兔子那套a導b射的偷襲戰術,在可以打了就跑的新型導彈面前,成了笨拙的把戲!
因為北約戰機再也不需要維持雷達照射,也就不存在暴露自己位置,被靜默的側翼偷襲的巨大風險了!
緊接著,第三項突破在歐洲指揮中心的主機房內實現。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