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祝總!協同頻道信號全部接通!能看見演習場上一號車到五號車所有兄弟單位的位置!實時更新!”
“他奶奶的!”
祝宇聽完,興奮地一巴掌拍在59改那厚重的鋼裝甲上,發出duang的一聲悶響。
在以前,坦克營沖鋒起來,營長要在指揮車里對著地圖嘶吼,判斷各連隊的位置。
等大家找到敵人,經常自己的隊形先亂成了一鍋粥。
現在,每一個車長,都像開了上帝視角!
戰場對他們來說,將變成布滿了敵我標識的電子沙盤。
協同作戰的能力,完全上升到了另一個維度。
……
宋文總師剛剛從殲-10的模擬器上下來,他還穿著抗荷服,滿頭是汗。
有了北斗,殲-10再度升級。
他和飛控小組連夜改寫了軟件,如今,殲-10的機載雷達、火控計算機與北斗系統實現了深度融合。
“報告宋總,!”
一名飛行員從駕駛艙探出頭,聲音興奮得變了調:
“衛星鎖定讓我能在平視顯示器上,直接看到地面坐標!火控雷達鎖定目標后,攻擊計算機會自動計算攻擊航線和投彈窗口!”
宋文看向停放在機庫中央那架銀灰色戰機。
以往,飛行員需要反復對照地圖、俯沖觀察,才能找到一個模糊的地面目標。
現在,地面指揮部發來一個坐標,那個坐標就會直接投影在他的平視顯示器上,像一個發光的導航點。
他不再僅僅是一個駕駛員,一個空戰格斗士。
北斗的存在,加上余宏設計的那套強悍數據鏈,徹底改變了殲-10的定位。
它可以從150公里外起飛,接收無人機通過北斗定位傳來的敵方坐標,飛到80公里外,發射精確制導導彈,然后立刻掉頭返航,連敵人的面都無需見到。
殲-10,正在進化成一座移動而精準的導彈發射平臺。
……
余宏最后回到了屬于自己的無人機指揮中心。
他靜靜地坐在主控制臺前,屏幕上正顯示著一架彩龍小型無人機起飛的實時畫面。
只有余宏知道,剛才那所有激動人心的變化,實際上都必須依賴于一樣最核心的東西。
北斗對于無人機的作用,那可不僅僅是錦上添花,而是注入靈魂!
如果沒有衛星導航,后世大毛和二毛在戰場上的無數無人機,就是瘸了腿的殘廢。
飛控員只能依賴無人機攝像頭傳回的畫面,靠著肉眼觀察地標來大致判斷位置。
“看到那個被炸毀的教堂了嗎?從那向北大約三百米,有一隊步兵。”
情報傳遞是口述的,坐標是估算的,效率低下得像冷兵器時代的斥候。
就算用上了慣性導航模塊,那東西的誤差會隨著時間和距離累積。
飛出去十幾分鐘,偏差就能達到幾百米,對于精確打擊毫無意義。
敵人的電子干擾一開,那搖搖晃晃的圖傳信號可能立刻中斷,幾十萬上百萬的無人機,就成了飄在天上的垃圾。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