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宏伸出一根手指。
“第一,在您的模型中,對太陽風這種非引力干擾的處理,還是沿用了經典力學的思路,將其簡化成了一種持續性的、可以預測方向和大小的外力。”
他看著錢森:“這是一種宏觀思維。”
錢森眼神一凝,立刻明白了余宏話里的意思。
“但事實上,太陽風是時時刻刻都在變化的、由高能帶電粒子組成的等離子體流,它的本質是一種流體,而非一個固體。”
“所以,我們必須拋棄將它視為一個力的舊框架,引入一個全新的數學模型,時變性矢量場下的磁流體動力學耦合模型,用描述流場的方式來計算它對衛星的每一個瞬時作用!”
時變性矢量場下的磁流體動力學耦合模型?
最前排的幾位大牛還能勉強跟上這個概念,他們的眼中同時露出了驚愕和思索的神情!
而后排的大多數人,已經聽得云里霧里了,他們的臉上寫滿了茫然!
錢森的呼吸在這一刻急促了起來!
他仿佛看到了眼前一扇塵封已久的大門,被余宏硬生生地砸開了門鎖!
“第二點。”余宏又伸出了第二根手指。
“您剛才說,計算量太大,矩陣求逆法效率低下,還會放大誤差。”
“這個問題不是出在您的計算思路上,而是出在數學工具本身。”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不能在現有工具上打補丁。”
“而是需要引入一種全新的,更適合處理動態系統和海量不確定性數據的濾波算法,我稱之為擴展卡爾曼自適應預測濾波算法。”
擴展卡爾曼自適應預測濾波算法!
又是一個全新的,超越了這個時代認知范疇的名詞!
余宏拿起桌上的筆,在一張白紙上飛快地寫下了一連串的核心數學公式,推到錢森面前。
“這個算法的核心,是構建一個預測與修正的循環。”
“它會在每一個時間單位內,先基于我們建立的磁流體動力學模型,預測出衛星在下一秒的位置。”
“然后再利用地面觀測站傳回的真實數據,對這個預測結果進行修正。”
“它不是試圖一次性算出幾個月后的結果,而是一步一步,以秒為單位,實時滾動地進行優化……”
余宏的講解還在繼續。
他沒有給出完整的算法和模型推導,那太過龐雜。
他現在說的,只是思路。
只是一個居高臨下的框架和方向。
可即便如此!
這對現場的所有人來說,已經無異于一場天翻地覆的認知海嘯!
一開始,后排的那些教授們,還能勉強抓住一些關鍵詞,憑借自己的學識去理解。
可短短一分鐘后,當“貝葉斯推理”、“協方差矩陣”、“狀態空間方程”這些更加底層的概念從余宏口中連珠炮般蹦出來的時候,超過百分之九十的人,腦子已經徹底宕機了!
他們的大腦直接過載!
場內陷入了死寂。
沒有人發出聲音。
只有余宏那平穩清晰的講解聲,以及在第一排,幾位頭發花白的老人粗重急促的喘息聲!
李杰坐在旁邊,已經驚得說不出話來了!
他看了一眼錢森先生。
只見這位平日里威嚴如山的泰山北斗,此刻正死死地盯著余宏推過來的那張稿紙,額頭上全是汗,拿著鉛筆的手都在微微顫抖,眼中的光芒亮得嚇人,嘴里還在念念有詞地跟著余宏的思路推演著!
而坐在錢老旁邊的孫棟、任新幾人,更是直接拋下了所有的矜持!
他們伸長了脖子,像幾個極度饑渴的學生,一個字一個字地在自己的本子上飛速記錄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