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重重點頭。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木風基本上都是白天帶著族人進山探查地形跟路線,晚上回家陪長寧。
充實,卻也愜意。
轉眼間夏末秋初,一早一晚天氣轉涼。
木風也終于東山、南山情況探明,決定以南山為主要基,開始規劃建城。
而這時,龍城內的下水道路線已經規劃完畢,開始動工。
建城的人手是離虎號召大姜各城出人,尤其是從望西城調來了不少大黎新族人,讓他們跟著老族人一起干活。
順便也讓他們知道了龍城的種種好處。
當然,木風也暗中吩咐了離虎,要他在這些新族人之中宣揚在龍城居住的諸多好處,同時也叮囑他一定要避免提及“大黎”這些字眼。
大姜要想更為壯大,現在肯定不能搞民族主義。
即便是要形成一個民族,也絕對不是一姓一族的民族,而是融合了諸多族、姓的包容性大民族。
只有融合之后形成了一個具有民族認同感的大民族了,大姜的統一才能長久。
就像華夏大漢族一樣,也絕非一家一姓,一姓一族的民族。
至少有史料可考的,漢族的形成至少融合了匈奴、氐、羯、鮮卑、羌等族人。
而漢族的的前身華夏,也是融合了周、商、夏三朝三代,甚至更早的族群才形成!
要知道,西周之前中原的民族統稱為“夏”。
春秋時則改成為“華”。
真正的“華夏”連在一起則是在漢以后才出現的。
試想一下,華夏到漢族,又融合了多少民族?
木風的強調,離虎不敢違背,對于新族人的各項要求、任務都與老族人一樣。
真要說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在涉及一些技術活的層面,允許新族人犯錯。
這無疑讓這些大黎來的新族人心底振奮不已,對于大姜的認可越來越高。
這對于處在融合發展中的大姜來說,無疑是最好的消息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