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風印完一本書冊之后,翻看了一下,頗為滿意。
前后一共二十頁的小冊子,林林總總不下三百字,大多是一些描述事物的詞匯,如:日、月、星、山、石、田、土
也有一些關系詞:你、我、他、阿爹、阿娘
最后還有一首小詩,自然就是《靜夜思》。
冊子是用線縫合,前后加了兩張空白紙,算作封皮。
只是封皮上空空如也。
他這才意識到封皮上沒有書的名字,自己也忘記了刻上大號的字印,只得手寫兩個字“語文”。
這個時代的第一本書,直接跨越了幾個時代,命名為“語文”!
木風頗為自得,這也算是他把前世華夏的義務制教育科目發揚光大了。
但美中不足的是這本書太薄了,紙張質量太軟,封皮也不夠精美,最重要的是沒有插圖。
要知道,很多時候,很多書往往是插圖最吸引人。
木風剛開始的時候看書也就喜歡看書里的插圖。
比如書什么“將相和”里藺相如舉著和氏璧要撞柱子啦,司馬光砸缸救小孩啦,挑山工啦
上學那會木風還會淘氣地拿筆在書上給插畫填上幾筆,變成另外的風格。
如杜詩圣他老人家成了機車型男啦,畫楊桃的那張紙上出現了“666”啦,還有惡趣味地不足為外人道的懷抱摩登女郎
“可惜,真是可惜!”木風長吁短嘆起來。
他這才體會到原來一本書的制作完成需要耗費這么大的人力與精力。
他可得叮囑在大姜學校教書的“老師”們,務必要好好對待書,不準在上面亂寫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