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陳強如此說。
陸野看了一眼舒雯后,隨即便開口道:
“那我就先說第一個擔心吧。”
“想必陳主任也應該有所了解,咱們內地的農村政策在改革之后,雖然變動不小,但是交糧的模式前后區別不大。”
“農民即便是包產到戶分到了土地,但實行的依舊交夠國家,留足共有地,剩下的才是自己的這樣的模式。”
“這樣的模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農戶的種植積極性,但是對于開展大規模、機械化的商業種植活動來說,卻并不合適。”
“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很好地去界定,我們所承包的這些土地,是否也應該執行這樣的交糧標準,如果是,那么我們也就喪失了承包種植的初衷。”
陸野此刻拋出來的這個問題,幾乎是直指這次舒氏投資項目的要害。
舒氏來此投資,最大的目的,便是在此地建立一座,可以讓舒氏集團從容應對國際糧食市場風浪的大糧倉。
只要手中有足夠多的糧,舒氏才可以在國際糧食期貨市場上游刃有余。
可是內地當下的農村政策,卻是和舒氏建糧倉屯糧的初衷相悖。
“這”
陳強在聽完陸野的這第一個擔心后,臉上也露出了難色。
他沒想到,陸野一上來就給他拋了一個大難題,而且還是他一時三刻根本解決不了的大難題。
“這”陳強幾度想要開口,可卻實在是想不出一個合適的應對之。
他此刻代表的是地方政府,拿不準的問題,也不能順口胡。
想了半天,陳強腦子一轉,對旁邊的屬下說道:“陸先生提的這個問題很好,你把它記下來,咱們帶回去和相關部門好好的研究一下。”
“是,主任。”
那屬下也是夠機靈,當即拿出筆和本,竟然真的記錄了起來。